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衰的症状

发布时间:2020-02-2767652次收听

语音内容:

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和右心衰,左心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的症状,右心衰表现为体循环淤血的相应症状,包括消化道的淤血、食欲不振
左心衰最初可能表现为劳累性呼吸困难,患者在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逐渐会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在夜间平卧后,因为左心房回心血量的增加,导致肺淤血,会使患者造成呼吸困难的症状。患者一般在夜间坐起后,呼吸困难的症状会逐渐缓解。患者在夜间呼吸困难发作时,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一般以白色泡沫状的痰,主要由于肺淤血造成,部分患者也可能会出现痰中带血丝。还可能表现为低心排的症状,如头晕、乏力、代偿性的心率的增高。此外,还有一些全身的脏器灌注不足的症状,比如少尿等。
右边心衰一部分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静脉的充盈,口唇发紫,双侧下肢或低垂部位的水肿,一般均为对称性。胸片可能会发现胸腔的积液、肝脏肿大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22
芪苈强心对心衰胸闷有效吗
芪苈强心胶囊改善心衰胸闷效果显著,安全性好,获《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等多部权威指南与专家共识推荐。心衰被称作“生命的绊脚石”,该病发生多与心肌损伤有关,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就是心慌胸闷、气短乏力、严重者还会呼吸困难,腿脚水肿。芪苈强心胶囊由黄芪、人参、丹参等多味补气活血的中药组方而成,其中黄芪能够益气、升阳、利水,人参大补元气的功效,黑顺片则能温阳化气,诸药合用达到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心衰导致的胸闷、水肿、心慌气短等症状有快速缓解的功效。并且该药是唯一具有强心、利尿、扩血管、抑制心脏变大四重功效的复方中药,可以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功能,从根源上控制病情,减少病情加重的风险。芪苈强心胶囊还可以和治疗心衰的西药联合使用,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卡托普利片等西药,能更全面地改善症状,提高疗效,进一步降低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24%,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17%,对于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更加安全。需要提醒的是: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用药,患者不可擅自停药或减药。
02:18
心衰怎么治疗效果好
心衰的全称为心力衰竭,是一种进展性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强心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能有效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功能。患者也可以选用中成药,如《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的芪苈强心胶囊来防治心衰。芪苈强心胶囊由黄芪、人参、丹参等多种中药材配伍而成,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功效,同时具有强心、利尿、扩血管、抑制心脏变大的四重功效,从而快速改善心衰患者的胸闷、气短乏力、夜睡不能平卧、腿脚水肿等症状,同时芪苈强心胶囊还能保护心肌细胞,提高心脏功能,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相关研究表明,芪苈强心胶囊与标准化西药联合治疗,可进一步降低心衰恶化再住风险24%,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17%。除药物治疗外,心力衰竭患者还要调整生活方式,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摄入太多水分。同时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和体重,定期复查,有助于病情稳定。
01:37
心衰心跳多少
心衰的情况下,心率往往会增快,一般在90~130次每分之间,有的会快到150次每分。但是心率快或慢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心衰的判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心脏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等综合来进行判断。如果患者气促明显,不能平卧,双肺可闻大量的湿罗音,脑钠肽的水平明显的升高,心脏射血分数降低,往往提示心衰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心率可以增快也可以处于一般的水平。
心衰表现症状有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心衰这种疾病,但是并不是特别了解此病的特点,所以给很多人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下边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心衰表现症状,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这种病。
心衰有什么治疗方法
治疗心力衰竭常用方法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适合于病情较轻且初次发作者;药物治疗则较为常用,主要以口服药物为主,通过口服药物可改善心衰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手术治疗则主要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移植等。
心衰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心衰患者在治疗或患病期间注意事项,有很多首先患者要避免诱因,密切关注病情,以免病情恶化。另外,也要注意合理性用药,改善不良的饮食结构、多休息、调整好情绪,都可以避免心衰进一步恶化,而影响治疗效果。
心衰是如何引起的
几乎所有的心脏病均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比如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等等,最终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造成心脏的泵血功能或充盈受限,导致心力衰竭的一系列症状出现。心力衰竭目前随着我国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病率的升高,医疗质量的改善,带病存活率也逐渐升高。因此,我国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是逐渐增高。最新一次的调查显示,我国心率衰竭的患病率大概在1%。引起身心力衰竭的原因,除前面提到的缺血性心脏病外,还有其他一些累积心肌的病变。比如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炎的后遗症。另外,肿瘤造成心肌的长期浸润,造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还有一类心脏负荷的增加,比如高血压、心脏瓣膜病,严重的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也会造成心力衰竭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18

2020-02-27

56252次收听

怎样确诊心衰
心衰的诊断,首先应明确有哪些能引起心衰的危险因素或疾病,然后再通过临床特征、相关检查等指标综合判断。心衰有基础疾病或其他危险因素。几乎所有的心脏疾病都出现心衰,比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因素如长期没有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以出现心衰。心衰患者有活动后的呼吸困难,严重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活动耐量下降甚至不能从事任何活动,还出现水肿、腹水、肝大等症状。在辅助检查方面,心脏超声检查可明确评估心脏结构和心脏各个腔室大小、室壁厚度以及心脏活动时的舒缩功能,是诊断心衰的重要指标之一;化验血B型利钠肽即BNP,也是诊断心衰的重要指标。其他检查指标如心电图、平板运动心电图、胸片、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等,也有助于心衰的诊断。另外,还应根据心衰患者活动受限的具体情况判断心脏功能的分级。
语音时长 02:00

2020-02-19

57317次收听

心衰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心衰主要症状:呼吸困难、运动耐力降低、体循环淤血和其它症状。一、呼吸困难,是左心衰主要表现之一。随着心力衰竭长度加重,依次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间歇呼吸困难、或急性肺水肿,咳有泡沫样痰。二、运动耐力降低,表现为劳力或日常活动时出现气短、乏力、活动受限症状。疲乏或者无力的患者常常伴有肢体沉重感。三、体循环淤血表现,比如肝淤血,可以发现肝大,肠道淤血可以表现为腹胀,腹部钝痛,右上腹沉重感,食欲下降,恶心、腹部胀气,餐后不适以及便秘,严重还可以出现腹水。四、其它症状。如果是低心排血量相关症状,可以出现神志模糊、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嗜睡、软弱无力、肢体冰冷。心衰早期可以出现夜尿增多,如果出现少尿,这是心衰加重一种症状。有些慢性心衰的患者还可以出现贫血。重度心衰老年患者还可以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焦虑、失眠、噩梦等精神症状。急性心衰会有口唇紫干、呼吸急促、昏迷少尿、血压下降、休克等表现,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语音时长 01:40

2019-12-18

58737次收听

心衰患者拔牙的注意事项
事实上,心衰患者倘若在疾病的稳定期,是可以进行拔牙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倘若患者经常吃一些抗血栓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以及华法林等等,需要先咨询内科医生;倘若患者伴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心脏病,那么拔牙前需要服用消炎药。
心衰中医治疗效果如何
中医治疗心衰疗效非常突出,因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很多患者在西医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方法以后,患者仍然还有水肿,还有夜间睡眠中呼吸困难;甚至有些病人,晚上根本不能平卧睡觉。心衰这些情况加上中药治疗以后,都能获得非常好的疗效。中药治疗心衰,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都会有非常突出的疗效。所以,患者心衰的时候,应该及早的找中医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00

2019-11-28

59116次收听

心衰患者如何评判中医治疗的疗效
对于心衰病人而言,要判断中医疗效首先体力是否改善,水肿是否减退,是否可平卧睡觉等式。因此很容易评判中医治疗心衰,中医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非常有帮助。心衰患者一般会存在严重的体力问题。比如气短乏力,属于中医气虚的范围;有些病人水肿,也有些病人表现为活动耐量非常低,有些病人睡觉不能平卧,分别属于中医气虚、水肿;有的病人怕冷,属于阳虚。
语音时长 01:11

2019-11-28

62314次收听

01:08
心衰患者什么情况下选择中医治疗
对于心衰患者而言,只要出现心衰的表现就应该及早地找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首先应该温通阳气,滋阴益气,通脉止痛。心之气阳亏虚;再推动血液循行,恢复气血旺盛,活血化瘀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攻逐体内瘀血的药物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心衰如果是急性发作的时候,建议患者应该住院治疗,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但是心衰在缓解期,就应该及早的找中医把中药及早用上,这样患者的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对于维护心脏功能也非常有效,以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心衰的症状有哪些
心力衰竭对于身体会有极大的影响,心力衰竭分为急性心衰与慢性心衰两大类。一般来说主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睡眠异常,面色灰白,常常出汗,或者是夜尿增多等等的情况。在患病后及时的治疗十分重要,可以避免心脏的恶化。
01:39
心衰能活多久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心衰病人能活多久需要看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生活方式是否合理;第二,精神是否乐观;第三,是否有较好的用药依从性;第四,生活是否规律;第五,病情程度如何。一般情况之下,若心衰控制较好,可带病延年;若心情长期较差,病情则会加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