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体温37.3正常吗
发布时间:2021-09-0269536次播放
视频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低烧怎么办
发低烧的处理方法腋下体温37.3℃-38.0℃属于低烧。如果出现低烧,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治疗。一、对因治疗,及时前往医院检查血常规或者血培养,明确发病原因。若确诊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低烧,需要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若是病毒感染所引起,则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二、多饮水,以便多出汗,多排尿,从而有利于降低体温;三、发烧期间清淡饮食,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低烧在家的处理方法如果有明显低烧,建议卧床休息的同时多喝热水,必要时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进行温水拭浴。物理降温原理为温水接触皮肤,通过水分蒸发、传导作用增加机体的散热,达到降温的目的。若持续低烧且出现头晕、头痛等严重不适的情况,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进行针对性治疗。一直低烧不退怎么办当出现低烧不退的状况时,首先需查清发热的原因。若只是单纯感冒所致的发烧,可先采取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无效再考虑口服或静脉用药。一、物理降温。若患者腋温始终属于低热范围,且不存在其他症状,采取物理降温即可,同时多补充水分,保持清淡饮食,监测体温。二、就医。若患者腋温始终维持在低热范围,采取物理降温后仍不能降温,需及时去医院就诊。长时间低热不退原因较多,需明确诊断后进行系统治疗。低烧吃什么药不同病因所导致的低烧,用药是不同的。一、细菌感染。若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的低烧,可以服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二、病毒感染。若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的低烧,可以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三、风寒感冒。若是受凉导致的低烧,可以服用相关的感冒药物进行治疗。由于发烧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所以患者在出现发烧症状之后,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来明确发烧的病因,才能够对症进行治疗,切勿盲目乱用药治疗。退低烧的小妙招一、湿毛巾敷额头:通过水分蒸发、传导作用增加机体散热,达到体温下降的目的;二、温水拭浴:擦拭脖颈两侧、腋窝、腹股沟、四肢等大血管部位,有利于将体内过多的热量集中在体表,通过水分蒸发将热量带出体外,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三、多饮水:以便多出汗、多排尿,从而有利于降低体温。
电解质怎么补充
补充电解质可通过少量多次饮水、摄入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食物以及药物注射等方法补充,但需注意注射药物剂量,避免高血钾症、高钙血症发生。通常脱水、腹泻、大量出汗时会导致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充,否则可引起浑身无力、心律失常、全身水肿等不适症状。
体温36.9度算正常吗

人体的体温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进食、运动、环境温度的变化、包括穿衣物多少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正常人体的温度有相对正常的范围,这个也跟测量的方式有关,一般临床常用的是腋窝的测量温度。腋窝测量温度,正常体温范围是36.0℃到37.3℃。其次,用到的是肛门的温度,相对高一些,一般指36.5℃到37.5℃。另外,新冠疫情发生以后,最常用的是一种无接触的额温枪测量额头的温度,相对来讲,变异会大一些,一般来讲是指35℃到37℃之间算是正常的温度。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到,36.9℃都没有超过各种体温测量的正常范围,对多数人来讲,36.9℃算是正常的体温范围。但是,也要考虑一种少见的情况,对于少部分的人,基础体温由于各种原因,比正常人的低线要低,比如正常体温可能是35.5℃,36.9℃会有明显的不适,比如体温的升高带来的头晕、头痛等相关的一些发热相关的症状。对于这部分来讲,36.9℃,可能就算是不正常的体温,就算是低热的变化。这种情况如果合并有其它的症状,比如有咳嗽、咳痰、有腹痛、腹胀一些其它的一些临床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症状、体征、化验、检查的结果,会做出综合的判断,是否是有异常的情况,以及疾病的情况,去做进一步的处理。
电子体温计放腋下几分钟

腋窝是最常用的测量温度的部位,腋窝测量温度的体温计也有两种。一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水银体温计,一种是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分两种,一种是含报警式的,一种是普通的电子体温计。普通的电子体温计,建议在腋下夹五到十分钟,温度就会比较正常。另外,如果带有报警信息的电子体温计,报警以后一到两分钟,温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取出电子体温计,按照体温计的示数来看,是否处在正常的体温范围。对于腋窝的正常体温而言,是指36℃到37℃之间,算正常的体温范围。在临床上,超过37.3℃算是发热。如果有发热的情况,根据发热的程度以及病因,来做相应的一些处理,比如对于儿童而言,如果超过38.5℃,可能会对机体的其它的系统会造成一些损害。这种情况下,建议病儿去做一些降温的处理。降温的方式也包括一些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物理降温包括降低环境的温度、减少衣物、通过扇风来促进汗液的挥发,也包括用一些湿毛巾或者是酒精去擦拭患儿的身体,然后促进患儿体温的下降。如果超过41℃,有可能会引起患儿的惊厥,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送到医院去做相应的处理。

37.4体温正常吗
测量体温的方式有多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腋窝的温度。腋窝的温度,正常的范围是36.0-37.3摄氏度。肛门的温度,正常范围是36.5-37.5摄氏度之间。额头的温度是35-37摄氏度之间。一般温度是指腋窝的温度,如果是腋窝的温度37.4摄氏度,就是低热的状态,不是正常的体温。需要查找发热的原因,对症治疗。如果测量的是肛门的温度37.4摄氏度,还算是正常的温度,这种情况下要测量腋窝的温度,以腋窝的温度作为依据,来判断体温是否正常。
宝宝发烧适合吃什么食物

当宝宝发烧的时候,一般来说,会伴有胃口下降的情况,所以很多家长就很着急,宝宝发烧了,我该给他吃点什么东西才好。总体来说,对于宝宝发烧的时候,饮食一定要清淡一些,怎样才算清淡呢,这时候要控制一些肉类的摄入,尤其是相对来说辛温,助热的一些食物,比如牛肉、羊肉,那么这时候在发热期间尽量就不要吃了。还有的家长会问到鸡蛋能不能吃,发热期间那么鸡蛋可以少量的吃一点,但是也不主张吃多了,所以要注意控制肉类的摄入,另外在发热的时候,要尽量避免食用一些生冷的,肥甘厚味的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小孩脾偿不足,感冒之后容易夹滞。所以,在这里一定要少吃肥甘厚腻,比如像肯德基,麦当劳这种油炸的食物,在宝宝发烧期间就不要吃了,那么比较推荐吃的就是一些流质,半流质的这种食物,比如可以给孩子做点粥喝,或者说吃一点相对比较容易消化的,什么菜包子,或者说可以给孩子弄点烂面条,或者说粥、山药粥,芹菜粥等等,对于这些来说,给孩子发烧以后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总的一个原则就是禁食辛甘厚味,而比较适合的就是清淡的流质,半流质的这种食物,对于小宝宝来说是最佳的一个选择,那么当然对于宝宝发烧退了之后,实际上就是可以再恢复原来正常的饮食。

37.5度算发烧吗
37.5度算发烧,属于低烧。正常成年人的体温在36度到37度之间,临床把体温超过37.3度叫做发热。人体体温会随时间而变化,病人最好每天能测4次体温,医生会根据病人体温的热型,判断发热的原因。发热按照程度分为低热、中等度发热、高热、超高热。低热指体温在37.3~38度之间,中等度发热指体温在38.1度到39度,高热指体温在39.1度到41度,超高热指体温在41度以上。
人体体温36度用吃药吗
体温30度正常吗
当人体体温超过37.3度,属于低烧,可是有一种人存在低温表现,体温30度是一种异常的表现。出现低温的原因和激素紊乱、身体虚弱以及自律神经失调有必然联系,具体病情还需做全面检查。
宝宝打流感疫苗后发烧是怎么回事
打流感疫苗主要就是为了预防流行感冒疾病出现,很多宝宝打流感疫苗后出现了发烧症状,这通常是正常情况,一般1~2天之内就会消失,也有可能是打流感疫苗之前就有体温不稳定的情况,而打完以后就让感冒出现,这是偶合事件。
产后发烧怎么办

小孩睡觉发烧怎么办
小孩睡觉的时候出现发烧,要随时注意体温变化,并用温水擦拭身子,如果温度达到38度5以上,需要及时服用退烧药,如果出现高热惊厥一定要及时就医。一、时刻关注孩子发烧情况,注意体温变化。二、如果温度不是很高,睡眠比较好、无其他症状,可以适当减少被褥、用一些冰枕,或是用温水擦身子,可以减轻孩子夜间发烧情况。三、如果发烧比较重,如38度5以上,需要及时把孩子叫醒服用退热药。四、高热惊厥的孩子如果夜间出现发热,一定要及就医。所以,孩子夜间发热的时候,家长要积极处理,否则可能会引起病情加重。

中医退烧的方法
对于外感发热主要是采取散寒、祛风、清热的方法,可以用物理降温、刮痧、中药饮片、针灸的方法。内伤发热属于虚证,可以服用补中益气丸进行调理,这种情况还需要休息静养配合治疗。中医将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发烧多为外感发热,多是感受风寒暑热邪气导致,表现为高热、伴有全身疼痛、流鼻涕、打喷嚏等。另外一种情况是长期劳倦,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引起的内伤发热,多为低热、伴有疲乏、失眠、食欲减退、对事物提不起兴趣等。
发烧38度怎么办
发烧38度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减衣散温、物理降温、多喝水等,这些方法操作恰当同样能够达到降温的效果,退烧药尽量少使用,这类药物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尽量选择物理降温。
发烧惊厥是怎么回事
发烧惊厥有可能是受到了病毒性感染而使身体内的代谢增强孩子会出现兴奋状态。这样就容易出现发烧和惊厥的状况。也可能由颅内疾病或颅外疾病所诱发。身体会僵硬或瘫软,意识也会处于模糊状态,还会抽搐。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发烧惊厥过现在又发烧的处理方法
- 2 发烧发烧对胎儿的影响吗
- 3 发烧为什么总在晚上发烧
- 4 发烧应该注意什么
- 5 发烧是怎么得的
- 6 发烧有什么引起的
- 7 什么是发烧
- 8 发烧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