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直肠出血和痔疮出血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0-07-2158531次播放

视频内容:

直肠出血和痔疮出血的主要区别有局部症状表现不同。
痔疮出血的主要表现是齿线以上的内痔出血,血色较鲜红或伴有肛门潮湿,或便后内痔脱出、疼痛不适、下坠感等一系列局部表现。
痔疮以上或直肠以上的出血,主要表现在局部没感觉,无肛门疼痛,或解完大便以后也没有肿物脱出,但是大便带血,而且是无痛血便。
出现出血的情况后可以做肠镜,指诊来确诊。如直肠以上出血或结肠出血,需进一步检查,确定是肿瘤出血、炎症出血,还是息肉出血,对于治疗有临床有很大帮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多发性直肠息肉体检能不能查出来
多发性直肠息肉一般都是做肠镜时候发现的,息肉不是肉眼就能看见。有的人体检后告诉大夫说体检时发现长个息肉,其实是挺可笑的。体检不能发现息肉,息肉一定要是在放大至少100倍以上才能够看见。息肉一定是肠镜底下查出来的。长息肉的原因不清楚,多半可能是有家族遗传史,可能父辈或者爷爷那辈有息肉史,也有可能有长期的肠炎。如果发现了息肉,一定要尽量切除,因为我们现在认为息肉有可能长大了就是癌的组织,因为息肉可能有炎性的息肉,这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能有增生性的息肉,也可能有管状腺瘤一样的息肉。如果发生有管状腺瘤一样的息肉,一定要切除,因为管状腺瘤长大了可能就是癌症。
语音时长 01:27

2021-10-15

60865次收听

拉大便出血是咋回事
拉大便出血就是常说的便血。常见的病因学有哪些:主要包括结直肠的息肉、肿瘤、还有直肠肛门的肛裂、痔疮等等。还有一部分就是小肠,甚至胃、十二指肠的出血,如果出血量比较大的话,也有可能表现为便血。还有一部分患者是消化道的血管的畸形,也有可能表现为大便出血,也就是便血。需要给听众朋友们宣教的是,如果是拉大便出血的话,千万不要误以为只是痔疮,痔疮在便血的原因,只是一个原因。建议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做结肠镜,结肠镜的主要原因就是寻找便血的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结直肠的息肉,还有结直肠的肿瘤,有一些血管畸形引起来的便血,比如说动静脉畸形等等,有时候在内镜下在发现病变的同时,也可以做一下内镜下的治疗。比如说钛夹夹闭这个血管畸形来进行止血。当然如果发现是那种大的直肠癌、结肠癌或者是大的难以处理的息肉,可能建议您去外科做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便血,就是单纯的痔疮,然后讳病忌医,或者是自己买痔疮膏对付一下,这个其实是一些很凶险的情况。我们特别害怕的是,把结直肠大的息肉或者是肿瘤给漏掉了。
语音时长 02:27

2021-07-09

71438次收听

02:04
0.8的直肠息肉算大的吗
息肉一般指1公分以下的,0.8公分理论上是属于很大的。做肠镜一般只做到0.5公分,因为息肉切除了以后,肠壁就薄了,切除以后还需要电烧止血,这种情况下,吃东西肠蠕动,有可能会肠穿孔。所以,0.8公分实际上有点大。0.8公分息肉,一般来说要住院切除,切完后要控便三天,不允许吃饭,黏膜愈合期是5天,5天后再肠蠕动,基本上就能保证安全。
直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直肠息肉0.3厘米是需要切除治疗的。直肠息肉出现0.3厘米是相对有点大,有可能会影响直肠功能,还会出现肠道黏膜损伤,尤其是在排便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局部出血,引起大便有血或者是大便有血块等现象,而且多伴有大便次数增加以及粘液等。最好到医院进行电子结肠镜来判断病情程度,可以通过息肉切除手术来治疗,在手术之后还需要将局部切除的组织送到病理室进行检查,能准确判断息肉性质,因为息肉都存在一定的恶变概率。手术切除直肠息肉之后还需要调整饮食,在三天之内选择清淡流质食物,以免造成直肠部位刺激或者是出现局部出血量增多。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1

105023次收听

直肠息肉保守治疗
直肠息肉是种常见的肛肠疾病,这个病虽然治疗起来不难,但患者也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来对症治疗,那么,直肠息肉最佳治疗方法包括哪些?直肠息肉治疗方法有很多,一般以药物疗法、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手术切除可以抑制癌变,具体的治疗措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直肠息肉是怎么得的
由于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多样性,现在人的生活越来越杂乱无章,直肠息肉患者并不少见,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掉以轻心。直肠息肉对我们的伤害非常大,如果持续发展,就会发生癌变,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对此我们更需要的是学会怎么去防治直肠息肉,这都需要我们时刻的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什么会得直肠息肉
有些疾病的发生常常让患者朋友百思不得其解,直肠息肉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起初发病症状不明显易被患者忽视病情,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以至于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那么,为什么会得直肠息肉呢?
导致直肠息肉形成的原因
直肠息肉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有单发和多发之分,多为良性肿瘤,极少数会发生癌变,所以大家要引起一定的重视积极治疗。那么,导致直肠息肉形成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02:20
直肠出血是癌症吗
直肠出血不能明确就是癌症,但是也不能完全除外肿瘤。比如直肠出血首先要除外肿瘤出血,应该做镜检,比如做肛门镜或指诊,直肠下段或者以下肿瘤都可通过指检或肛门镜检查发现。但5公分以上或者更近端出血就不能诊断,需做结肠镜检查,因结肠镜检查从肛门到整个结肠都可看到,所以是否是癌症就可明确诊断。如增生、息肉或像肿瘤的东西,取活检,病理结果出来后,就可明确是否是肿瘤引起出血,还是溃疡或增生引起出血。所以结肠镜下检查,然后取病理,才能明确是否是癌症,只靠直肠出血症状很难判断。
02:29
直肠出血严重吗
直肠出血是否严重,首先要看出血原因,其次看出血量。如果出血量较小,只是痔疮引起,没有导致贫血,也没有影响血色素变化,只需对症处理。但如出血量较大,不明原因直肠出血,或息肉出血,或肿瘤出血,应重视,先除外肿瘤,如肿瘤引起直肠出血,后果较严重,需镜检取病理,然后明确诊断。如有手术适应症,可考虑手术;如无手术适应症,可保守治疗、化疗、放疗等。但若出血量较大,已经贫血,影响器官正常运转,先看血色素,如严重贫血,要补充血液,可输红细胞,使血色素不至于过低。如血色素过低,会影响生命安全。
直肠糜烂是如何引起的
直肠糜烂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物理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细菌感染,也就是菌力,直肠一直到结肠,可以导致黏膜的损伤,损伤在局部随着细菌的增殖会加重,会导致出血,红白细胞会很多。另外物理因素,人用开塞露,很不注意,摩擦会导致糜烂。自身免疫因素就是自己免疫力,攻击自己的肠道黏膜。溃疡结肠炎,一定会累积哪儿,一定会累积直肠,自身免疫攻击自己的肠粘膜,导致局部损伤。所以上面几个因素都可以看到,只要是局部产生损伤因素超过了它的修复因素,就可能引起糜烂,如果进一步加重就可以导致什么,直肠溃疡。直肠糜烂和直肠炎症有点像,但是直肠糜烂一定是内镜下诊断。内镜下可以看到糜烂。糜烂和溃疡,都是黏膜面的缺损。糜烂是病变损伤,没有超过黏膜肌层,如果突破粘膜肌层,叫做溃疡。也就是直肠上的一种黏膜的浅损伤是机体里面一些损伤因素,超过了机体的修复因素,就可以引起。
语音时长 01:50

2019-12-20

51405次收听

直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这种病的原因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饮食原因、遗传原因、肠炎原因、排便原因。也就是说饮食不规律、家里有遗传病史、肠炎长期不治愈、排便困难的人都很容易得这种病。要预防这种病,必须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平时要避免久坐。饮食上少吃油腻粗糙食物。
患直肠增生性肠息肉的原因
患有直肠增生性肠息肉有可能是患者肠管比较长,也可能是有炎症。患者一定要做病理检查,部分患者做完病理检查,结果是粘膜增生性炎症;但部分患者的病理结果是腺瘤一级,甚至属于二级,这种情况,做完结果都应该去找主管大夫,或者是门诊医生、首诊负责治的大夫,做进一步的治疗和指导。
语音时长 00:56

2018-09-14

54804次收听

01:33
直肠增生性息肉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直肠增生性肠息肉,又可以称为直肠化生性息肉,大多数会在四十岁以后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直肠增生性肠息肉的发病率,可以出现增高的情况。息肉的数目虽然多,但是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出现,偶有大便带鲜血的情况出现;在镜下可见息肉的体积小、均等、表面光滑、蒂短。直肠增生性的肠息肉种类比较多,患有直肠增生性肠息肉,可能是肠管比较长,也可能是有炎症。患者一定要做病理检查,部分患者做完病理检查,结果是粘膜增生性炎症;但是,有大部分患者的病检结果是腺瘤一级,甚至是属于二级。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做完以后都需要找大夫检查和治疗。一般情况下,直肠增生性肠息肉没有癌变的倾向,如果检查是癌,可能刚生长时就属于癌。
01:59
直肠息肉的危害
直肠息肉最大的危害就是癌前的一种恶变。发现直肠息肉如果大于0.5公分,就要切下送病理。如有炎症,可以用药保守治疗。腺瘤分一级、二级、三级。如直肠息肉是腺瘤一级,一定要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半年之中又拉肚子又拉脓,就要随时到医院检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