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检查

发布时间:2020-01-1352033次播放

视频内容: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最无创的检查方法是首先要散瞳,小孩最好是在睡眠状态下给予散瞳。
散瞳后用眼科医生最常用的眼底镜进行检查,有可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视网膜的周边地区,简单的眼底镜检查,只能作为初步的筛查。眼B超可以辅助判断患儿有没有出现ROP的情况,除了眼底B超外,不建议早产儿用CT或者核磁,来筛查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因为CT和核磁并不能明确的判断患儿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的情况。目前为止最精准的检测方法,还是采用眼底Retcam机检查,由于孕周比较小,麻醉或者镇静是比较麻烦的问题,需要在儿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的指导下,对患儿进行适当的镇静或者麻醉,然后完成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以通过激光、药物以及手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称ROP,常见于早产儿,最长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至40周。如果胎龄小于34周体重低于两千克,常规进行视网膜的眼底筛查,出现了视网膜病变,根据分期进行治疗。常发生的一期在34周,二期在35周,三期在36周,不会超过矫正胎龄的40周发病,最严重的就是导致了视网膜的一个脱落。常见的治疗方式是通过眼科的局部治疗,常用的方法是激光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贝伐珠单抗的单克隆抗体的局部注射治疗,还有巩膜手术以及玻璃体的切除术,来改善视网膜的病变。是否需要治疗,采用哪种方式治疗,需要根据早产儿矫正胎龄在哪个阶段,矫正胎龄在多少周,眼底病变的程度分期来决定治疗方式。治疗主要由眼科来治疗,儿科医生要对于具有早产儿病史,也就是说孕周小于34周出生体重小于两千克,又有吸氧史,或者母亲孕期有高血糖病史等等这些不良的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建议早期的进行视网膜病变的一个筛查,及时的请眼科会诊,那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一个治疗要采用多学科的评估,之后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以免出现不良的预后。
语音时长 01:59

2020-03-12

59127次收听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预后什么样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预后是比较好的,具体需要根据病情确定。一般情况下ROP的发生多在矫正胎龄34周左右的时候出现,一般情况下可能在矫正胎龄31周到32周的时候就要进行积极的筛查了,每1到2周筛查一次。那么多数情况下比较轻微的早期的视网膜病变,一期或者二期的一般情况下,可以随着患儿的视网膜的一个发育,可以自行的一个好转,所以随访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果是视网膜病变已经达到3期到5期,那么可能预后就比较差了,最常见的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玻璃体的永久性的增生,那么严重的会导致失明。所以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一旦确诊了,要进行积极的随访和评估,一定要保证1到2周进行筛查,然后尽量不要等到ROP病变已经达到3期甚至4期、5期之后再进行一个治疗,那么可能对于预后就非常的不利了。因此出现了ROP,也不要特别的紧张,只要做到早期的积极的筛查、治疗和预防,那么相对的预后也是比较好的,但是也要知道一旦3期以后了,甚至到5期了,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失明的一个发生,对患儿以后的生活质量影响是比较严重的。那么实际上ROP还是重在预防和早期治疗。
语音时长 01:53

2020-03-12

51464次收听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算是严重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或简称ROP,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导致早产儿失明的比例大约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八,已成为导致世界儿童失明的首要原因。无论在发达国家或者是说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视网膜致盲的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更多的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出生及成活率的提高,ROP的发生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尽管其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却存在着较多的并发症。伴随血管的发生和成熟过程,可以导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需要积极的治疗。在活动期不能自行消退的病例,终于瘢痕化而形成纤维膜,因程度不同,由轻至重可以分为1到5度,能在活动期的第一二阶段自行停止者,视力没有太大的损害,是有纤维膜的残留,而未累积黄斑部分者,并可保留较好的视力,当纤维膜形成为4到5度时,视力高度不良。
语音时长 01:24

2020-02-21

54593次收听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症状是,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毛细血管的内皮增殖小结,血管呈小球状,其周围可有纺锤状间叶细胞增殖。抑制神经纤维层变厚,可有小血管及水肿,神经纤维层进一步增厚,新生的毛细血管牙穿破内建模达到视网膜的表面,严重者可进一步进入玻璃体,可在其中继续生长成血管纤维膜,产生出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基底后可见不同程度的血管纤维膜形成,与同视网膜之前的纤维条索相连,虹膜周边前粘连,后也可以粘连,瞳孔膜形成,以及继发的青光眼等相应的改变。
语音时长 01:09

2020-02-21

60071次收听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我们临床上进行分期,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分为1到5期。1期、视网膜后极部由血管区同周边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细分界线;2期、白色的分界线进一步的变宽,其增高形成高于视网膜表面,形成一个隆起的嵴;3期、嵴形隆起愈加明显,并且呈粉红色,此其伴有纤维的增殖进入玻璃体;4期、部分有视网膜的脱离,根据是否累积黄斑可分为AB两级:4A主要是为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4B为视网膜脱离累积黄斑;5期、主要是视网膜的全部脱离产生漏斗型,这个漏斗型可分为宽的、窄的,或者是前宽后窄,或者是前窄后宽的这4种的漏斗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增生和机化膜形成,最终结局会导致晶状体后纤维膜而导致失明。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21

52225次收听

02:5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现在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眼科的局部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激光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是贝伐珠单抗的单克隆抗体的局部注射治疗;还有巩膜手术以及玻璃体的切除术,来改善他的视网膜的病变。治疗主要由眼科来治疗,儿科医生要对具有早产儿病史、有吸氧史或者母亲孕期有高血糖病史等等,这些不良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建议早期的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时请眼科会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最好是要采用多学科的评估,然后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以免出现不良的预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又简称ROP,最常发生的一期是发生在34周,二期发生在35周,三期发生在36周,最多也不会超过矫正胎龄的40周发病,最严重的就是导致了视网膜的一个脱落。
02:5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预防
早产儿视网膜的病变受最主要的因素是早产。主要的预防手段还是要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尽量不要在34周以内进行分娩,娩出之后吸氧。1、不是所有的早产儿都会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般情况下孕周越小体重越轻,越容易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同时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2、早期筛查是最重要,矫正胎龄在生后4到6周时,开始进行眼底检查,之后每1到2周进行筛查,筛查至早产儿矫正胎龄到40周,如果还没有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ROP的可能性就不大了。3、早产儿娩出之后吸氧,尤其是在进行高频通气的时候,要严格的监测血氧饱和度,最好是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3%左右就可以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许多症状。活动期玻璃体呈浑浊状,眼底较前模糊,纤维膜形成期视网膜外周苍白浑浊,可见不规则小色斑,患者的视力也是非常差的,Ⅲ度出现纤维机化膜牵拉视网膜形成一个或数个皱褶,早产儿身体是比较差的,所以一定要定期检查。
02:3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旦发生,进展很快,可以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很窄,因此对37周以下的早产儿出生后,及时的进行检查。对高危的患儿并每周检查一次,在第2到3期的时候进行激光治疗,凝固无血管区。对于第4到5期的要行玻璃体手术切除,增殖的纤维血管组织同时做光凝,以挽救视力。目前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ROP是比较成熟的手术方法。治疗2期和3期的ROP已经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每只眼每次用0。25到0。3个毫克玻璃体内注射,给药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激光光凝结合治疗。
02:0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血管呈小球状,严重者可产生出血或者是牵引性的视网膜脱离,虹膜周边前粘连,后也可以粘连,瞳孔膜形成,以及继发的青光眼等相应的症状。可以发现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毛细血管的内皮增殖小结,周围可有纺锤状间叶细胞增殖,抑制神经纤维层变厚,可有小血管及水肿,神经纤维层进一步增厚,新生的毛细血管牙穿破内建模达到视网膜的表面。基底后可见不同程度的血管纤维膜形成,与同视网膜之前的纤维条索相连。
02:2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分为5期:1期视网膜后极部由血管区同周边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细分界线;2期白色的分界线进一步的变宽,其增高形成高于视网膜表面,形成一个隆起的嵴;3期这嵴形隆起愈加明显,并且呈粉红色,此其伴有纤维的增殖进入玻璃体;4期部分有视网膜的脱离,根据是否累积黄斑可分为AB两级;5期主要是视网膜的全部脱离产生漏斗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需要根据病变分期而定。对于阈值前1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通过激光治疗和抗VEGF治疗,多数患儿可以恢复视力,部分早产儿治疗后可能出现斜视、弱视,需要定期随访。已经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儿,视力恢复不太理想。严重者即使手术后仍然不能视物,甚至有可能出现眼球萎缩等后遗症,预后较差。​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检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常发于早产儿,但是很多时候早产儿并不会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产生应激反应,所以就需要医师进行检查。在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进行检查时,首先要确定好检查时间,在检查前要注意用眼药水来充分散大瞳孔然后进行检查,可以用多普勒超声波检查来观察病变形态改变。
怎么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容易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因此可以通过严格限制用氧和缩短氧疗时间来进行预防,同时需要大剂量使用维生素类药物,还要经常予以散瞳。如果要从根本上起到预防作用,就需要积极做好筛查工作。
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在怀孕九个月以前就将孩子生下,引发孩子的视网膜发生纤维瘤或者是收缩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在这段期间内,孩子暴露在高浓度的氧气环境下,造成毛细血管内的皮肤损伤。患者的玻璃体会出现浑浊,而且视网膜周边可见到清晰的毛细血管,严重情况会引发失明。对于此病可采取激光治疗、冷冻治疗或者是玻璃体手术切除方式治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