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发布时间:2018-10-1064403次播放

视频内容:

结肠息肉早期症状并没有特异性,典型症状是间断性便血,或者大便表面带血,极少数患者的出血量较大可能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足,导致急诊住院;部分患者的长蒂息肉或者靠近肛门的息肉可能会脱出肛门,患者会感觉肛门处不舒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腹部不舒服,有的还出现隐痛的症状。大部分患者经过肠镜体检检查即可发现息肉,一般发现息肉直径不大。
幼年性息肉病或者家族性遗传性息肉病患者由于息肉比较多,便血的症状出现较早,出血量可能较多,常会有贫血的表现。这类患者早期进行肠镜检查便可确诊。
总之,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建议患者进行肠镜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原理是什么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据现有资料显示,约有95%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因此尽早切除大肠息肉,可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风险。大肠息肉目前主要采用内镜治疗,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是指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蛋白和血管发生凝固,达到息肉切除效果的治疗技术。可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择期手术,是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不产生神经效应,对心肌和其他神经肌肉无影响,保证人体安全。体积较小的息肉可直接在内镜下切除,如息肉较大或怀疑有癌变倾向,或怀疑在切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可先钳取部分息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随后再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12

2022-10-11

48932次收听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手术流程
手术通常需要30分钟至1小时,具体时间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手术方式不同会有所差异。术前通常需要给予解痉药物或镇静剂,注射药物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视物模糊、心率加快等症状,但通常会很快缓解,无需过于担心。患者通常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如需采取无痛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术前还需给予麻醉剂并建立静脉通路。医务人员经肛门缓慢导入内镜后,沿直肠与结肠逐渐向前推进,直至到达盲肠末端。随后缓慢回撤内镜,并仔细观察明确息肉部位。如息肉较小可直接应用活检钳切除,如息肉较大,则需应用圈套器切除。如上述办法均难以切除息肉,则需在病变部位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使病变隆起后再予以切除。切除的息肉组织随即会被送至病理科进行检查,明确息肉性质,并确认是否已发生癌变等。检查结果大约可在一周后领取。息肉切除后仍需定期复查,具体复查时间需由主治医生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等综合决定。
语音时长 01:35

2022-10-11

69468次收听

01:53
肠镜取息肉要休息几天
因为息肉的部位、大小、数量不同,取息肉后的恢复时间不同,具体休息时间要遵医嘱。息肉小、数量少的情况,比如3-5mm的结肠息肉10个以下,病人取完后就可以正常上班、正常饮食。息肉大、数量多的情况,比如超过1.5cm甚至2cm以上、超过10个,取息肉会造成肠道黏膜的损伤面积增大,恢复的时间需要延长,病人需禁食一天,观察大便情况。如果没有继发出血,可以正常饮食。多数情况,肠道黏膜在两周左右会恢复。
03:24
肠息肉多大需要切除
肠息肉大于0.5cm,也就是5mm以上的息肉,通常都是建议切除的。肠息肉大概分两大类,一类是炎症性息肉,一类是腺瘤样的息肉。对于肠黏膜的破损,炎性增生刺激,会形成炎症性息肉,炎症性的息肉一般不会癌变,可以观察。如果息肉大于5mm,也建议切除。腺瘤样的息肉有癌变的风险,大于2cm以上的腺瘤,癌变风险会超过50%,所以对于腺瘤样的息肉,如果发现形态上符合或者像腺瘤的,即使比较小的息肉,也建议切除,两、三毫米以上的腺瘤样的息肉也会建议切除。在肠镜检查的时候,对于小的炎性息肉,以及小的腺瘤样的息肉,不太容易鉴别,可以通过观察,等息肉大了以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02:08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肠息肉是否一定要切除,要根据它的病理类型决定。如果是炎性的或者增生性的,不一定要切除,因为它不一定会癌变。但如果是腺瘤性的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是大概40~60%。管状腺瘤十年癌变率是20%左右,而绒毛管状居于两者之间,所以,如果是腺瘤性息肉,一定要切除。对于炎性的或者增生性息肉可以内镜下随访,一年查一次。但是要注意,即使肠息肉切除以后,依然要定期随访,每年或者1到2年复查一次肠镜,防止复发。
肠息肉能够治愈吗
肠息肉的出现会导致患者伴有很多不同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产生并发症,其实肠息肉虽然会有复发的现象,但是还是能够治愈的,目前医学上主要有外科手术治疗,物理方法治疗等等,但是也需要注重饮食调理,定期随访。
多发性肠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肠道息肉也属于肠道息肉中的一种类型,不过发作的几率相对而言要低一些。而当其发作在人们身体上的时候,病人的身体不光会出现明显的腹部不适感觉,比如腹痛以及腹泻等。同时还会存在着便秘以及便血等症状。长此以往下去往往会导致病人的身体出现消瘦以及贫血等症状表现。
肠息肉症状
肠息肉最多见的表现就是大便性状的改变,很多人都会出现腹泻或者是稀便,或者是大便次数增多,有些病人出现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还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黏液血便或者是黏液大便,这些都是肠息肉比较常见的表现。还有的患者会有出血的表现,而且出血的颜色有些可能是鲜红色。这种息肉多发生于距离肛门比较近,比如直肠,这是需要与痔疮进行鉴别。但是有的息肉也并不是有这么典型的表现。临床上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没有任何表现的病人,在做结肠镜时会发现有息肉改变,甚至是息肉恶变的情况。所以我们推荐年龄超过45岁、有家族性的病史、大便性状改变的人,要及早进行结肠镜检查。
语音时长 01:41

2019-10-11

55214次收听

肠息肉是如何引起的
在引肠息肉引起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什么叫肠息肉?所谓的肠息肉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粘膜损伤,引起肠内粘膜形成向外凸起的一个隆起性病变。我们就把病变统称为肠息肉。引起肠息肉的病因,我们最常见的比如有炎症性的刺激,比如一些肠道的慢性炎症,长期的慢性炎症会刺激肠粘膜的损伤,从而使细胞发生一系列的变性变化。比如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会引起息肉增生,还有比如些便秘的病人,以及长期吃通便药物的病人,也会引起肠息肉的生长。另外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会进一步发展,往大肠癌的方向进行演变。这是由于反复的变化,造成了一个癌症的出现。
语音时长 01:41

2019-10-11

56012次收听

胃肠息肉切除术后饮食护理
胃肠息肉切除术后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热、过辣、过冷、变质、发霉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块茎类的蔬菜等。如果患者已经出院,在饮食方面有以下几个建议: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最主要的是戒烟、限酒;二、不要食用过热、过辣、变质、发霉的食品,生冷食品也尽量避免,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块茎类的蔬菜等,这样对预防息肉再生有一定的好处。
语音时长 00:56

2018-10-19

64586次收听

01:26
肠息肉会癌变吗
肠息肉是息肉的一种,指的是肠道粘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包括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患者发现结肠息肉不必过于紧张,因为结肠息肉大部分都可以在内镜下做治疗。进行治疗后或者在检查的时候会取病理,根据病理结果将它分为几种类型:第一个是炎性息肉、增生期息肉,这种息肉不会癌变。第二个是腺瘤性息肉,这种可能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性息肉病发生癌变也需要条件,一般直径越大癌变的几率越高。随着现在肠镜的检查治疗手段趋于完善,如果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患癌的风险基本上不存在。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肠息肉通常在早期没有症状,但随着息肉体积的增长,可能会引起腹部不适、肠道出血、腹部肿块、贫血的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01:34
肠息肉微创手术后饮食
对于肠息肉患者的微创手术方法,不需要开腹。一般情况下,对于患有肠息肉的病人,可以通过腹腔镜,或者是肠镜的镜下手术,行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在做完手术以后,需要禁食一天到三天的时间,防止肠蠕动的产生;患者需要住院进行手术,可以给患者输氨基酸以及脂肪乳,可以给患者提供一定的营养,再逐渐让患者吃流食,要注意防止肠穿孔的发生。通常情况下,在肠息肉的术后,患者需要吃“细粮”,不能够吃芹菜、蒜苔、韭菜以及卷心菜等含有粗纤维的食物;还可以做奶白鲫鱼汤、牛尾汤,一些大补的食物,非常适合患者在术后的饮食。肠息肉的患者,在做完手术以后,不要吃肉、鸡蛋以及海鲜等发物;同时,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肠息肉微创手术后饮食
肠息肉微创手术后,饮食上应吃一些容易消化的粥类、面类食物,多吃碱性食品,这样利于肠胃消化,忌食油腻、辛辣刺激的食品,避免给术后的伤口带来刺激,术后的饮食护理非常重要,患者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
增生性肠息肉严重吗
增生性结肠息肉不容易诊断,早起也无任何症状,所以发现时已经晚了,一般患者会有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增生性结肠息肉一般没有过多严重的后果,也无癌变倾向,主要以预防为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