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是如何传染的

发布时间:2018-09-2862792次播放

视频内容:

乙肝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等途径传染。
一、新生儿可能会被乙肝母亲传染,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免疫接种以及明确的围产期控制,乙肝的传播几率会非常小。
二、目前国家对血液制品的要求非常严格,也会进行相应的检测,传播的几率相对比较小。
三、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感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以引起传播。目前大型医院的手术器械和有创操作器械都采用一次性或消毒处理,因此传播的几率也比较小。
四、乙肝可以通过性生活或者与吸毒者共用针头进行静脉注射的方式传播。日常与乙肝患者接触、拥抱、亲吻、吃饭,传播的几率相对较小不用担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家人有乙肝怎么预防
家人如果有乙肝病人,互相之间想要预防乙肝传染,首先对于发病期的乙肝患者需要控制病情,病人病毒载量下降传染属性降低,同时需要对家人进行保护,建议乙肝患者家属注射乙肝疫苗,因为注射乙肝疫苗后可产生保护性抗体,减少感染乙肝的几率,还要定期检查乙肝抗体的数值,还要注意乙肝妈妈需要进行母婴阻断来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因为一旦传染给孩子,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慢性乙肝患者。同时要注意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不要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乙肝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染,正常情况下日常的生活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包括握手,拥抱,共同用餐等,但乙肝病人口腔黏膜破裂,且家人口腔黏膜也存在破溃时,也是可以传染乙肝的,要特别注意。
语音时长 01:22

2021-06-09

87408次收听

02:35
肝掌是乙肝的典型症状
肝掌的形成是因为雌激素的增加。肝掌是大小鱼际、指尖、掌部有通红的表现,它是局部性的,跟周边组织有结对的界限。在判断慢性肝病时,肝掌和蜘蛛痣都是慢性肝病的特征性标志,但却不是肝功能的表现,因为雌性激素是肝脏灭活的激素,尤其慢性肝病的患者,长期肝脏功能障碍,灭活雌激素的功能就减少而导致雌激素增加,造成肝掌。像怀孕妇女雌激素多,可能也会有轻度肝掌。所以肝掌不是肝病判断的指标,它跟病情轻重也没多大关系。
慢性乙肝治疗原则
慢性乙肝是乙型肝炎中发作较为慢的一种肝炎,但是很多患者在治疗慢性在治疗时因为没有遵循慢性乙肝治疗原则而导致治疗效果不好,得乙肝后必须遵循乙肝治疗原则去做,否则对病情不利,那么,慢性乙肝治疗原则有哪些呢。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有什么意义
我们日常生活中,乙肝五项检查很常见,是最为常见的乙肝检查项目,但是很多人对于乙肝五项检查不是很了解,乙肝五项检查包括乙肝五项定量和定性检查两种,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和区分乙肝大小三阳,那么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有什么意义呢?
乙肝患者出现肝掌应及时诊治
乙肝患者疾病活动期容易出现肝掌,多可随着肝功的好转而消退.因此乙肝患者出现肝掌在认识上切不可疏忽大意,应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应检查,以便能够及时对症治疗,及时控制.饮食及生活上也应注意营养的均衡化、多样化.
乙肝病毒的存活是多长时间
乙肝病毒指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内可以存活2-5年;在体外可以存活1-2小时。具体分析如下:
乙肝大三阳饮食的注意事项
乙肝大三阳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荤素搭配、均衡饮食、不饮酒。乙肝大三阳的患者经常会关心自己的饮食健康问题,觉得吃什么对病情有利、哪些食物吃、哪些食物不能吃。但是对于肝病科的医生而言,患者在饮食上的注意事项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指标进行制定,比如大三阳的患者应该进行肝功检查,如果肝功完全正常肝脏没有炎症,此时是没有饮食禁忌的。但是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建议乙肝大三阳患者要荤素搭配、均衡饮食。进行适当的锻炼,同时不能饮酒、不能熬夜,这是乙肝大三阳的病人要特别注意的。乙肝患者饮食保健原则为荤素搭配、均衡饮食,不饮酒;适当锻炼,不熬夜。如果大三阳的病人检查过后发现转氨酶明显升高,肝脏有明显的炎症,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限制高脂肪饮食。因为高脂肪的饮食会增加肝脏的负担,需要肝脏分泌更多的酶去消化吸收溶解这些营养的成分,这样就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肝脏有炎症的时候需要好好休息,才能让肝脏的炎症尽快恢复。对于转氨酶升高的活动期大三阳病人,要限制高脂肪的饮食,建议以清淡低脂肪的饮食为主活动性乙肝患者饮食要注意坚持清淡低脂肪饮食,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
语音时长 02:03

2020-03-10

49606次收听

03:22
乙肝大三阳能要孩子吗
乙肝大三阳能否要孩子,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的男性,会建议其配偶进行相应的化验,如果查出来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可以不用做任何干预,正常去怀孕生子都没有问题。如果查出来乙肝五项都阴性,建议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出现了保护性抗体后,再进行怀孕生子。如果男性感染者查出来有乙肝病毒活动,建议他尽早进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肝功能稳定了,病毒水平下降了,再进行怀孕或者生子。对于女性患者,如果肝功能正常,是一个携带状态,在怀孕的后期三个月,进行预防性药物应用,在孕期及孕后的42天进行服药,以避免把乙肝病毒传染给宝宝。
乙肝患者能不能喂奶
我们国家乙肝阳性的妈妈很多,乙肝阳性妈妈的婴儿能否母乳喂养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乙肝阳性妈妈的母乳喂养率要低于平均值10%左右,母亲乙肝感染是影响母乳喂养率的最重要因素。那么到底乙肝阳性妈妈能不能母乳喂养呢?坚持乙肝阳性的妈妈不能母乳喂养者的主要依据部分母乳中可检测到乙肝病毒,因此理论上有可能传染给小孩,尤其是母亲发生乳头破裂时。支持母乳喂养的认为,母乳喂养是宝宝最佳的喂养方式已得到世界公认。相比人工喂养,母乳喂养儿发生腹泻、呼吸道感染的几率等远低于人工喂养儿,从长期来看,过敏性疾病、肥胖等发生率也低。因此母乳喂养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相反,乙肝阳性妈妈母乳喂养的感染风险仅停留在理论上。虽然部分母乳中可检测出乙肝病毒,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母乳喂养确实会增加把乙肝病毒过给宝宝的风险。一些回顾性研究显示,乙肝阳性妈妈母乳喂养宝宝的乙肝感染率要么和人工喂养儿没有区别,要么低于人工喂养儿。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乙肝阳性的妈妈进行母乳喂养,正是考虑到为了莫须有的风险,而放弃母乳喂养实实在在的好处是得不尝试的。当然也有专家为乙肝母乳喂养不增加宝宝感染率找到一些理论解释。比如尽管部分乙肝阳性妈妈的母乳中可以检测到病毒,但其含量远低于母血和羊水。绝大多数的宝宝出生后胃内即能检测到乙肝病毒,因此如果母乳喂养能使宝宝感染,那么这个宝宝应该早就受到了母血或羊水的感染,或已经发生宫内感染;另一种解释是乙肝妈妈刚出生的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可达10%以上,但只要宝宝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慢性感染率仅有不到5%,说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可以阻断出生时或出生后的感染,因此可以母乳喂养。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是最有效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乙肝母婴阻断方法是什么?我国人群中HBV感染的情况: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百分之七点一八,其中1~4岁儿童为百分之零点九六,15岁以下儿童为百分之二点零八,估计全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为9600万。
语音时长 02:14

2020-02-13

61701次收听

乙肝黄疸眼睛黄多久退
乙肝黄疸眼睛黄多久退?乙肝黄疸多久消退,其实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和规律的,因为每个人的疾病状况和身体体质都不太一样。如果只是单纯的肝炎,没有其他任何并发症,那么一般一个月就可消退。但如果出现了其他并发症,就会反复发作,可能在半年后才会消退。一、乙肝黄疸多久消退,乙肝黄疸的消退时间一般要根据乙肝的恢复状况来判断,而且每个人的身体体质不同,所以消退时间也不太一样。但如果病人只是出现了肝炎,并且没有其他并发症的话,那么基本上一个月黄疸就可以消退。如果乙肝患者已经出现了肝纤维化,或者是出现了肝硬化,那么黄疸就有可能反复发作,会在半年之后才消退。而且在消退之后也非常容易复发。所以乙肝多久消退是没有固定时间的,要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和身体体质来具体分析才行。二、乙肝黄疸应如何护理,1、选择柔软透气的衣物,建议患者尽量选择柔软透气的衣物,因为乙肝黄疸会造成皮肤敏感,穿着过于粗糙的衣服会使皮肤瘙痒,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2、保持合适的室内湿度和温度,患者在家休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湿度,平时也要注意开窗通风透气。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8度到22度,湿度在50~60%最好。3、不要抓挠皮肤,黄疸是会引起皮肤瘙痒症状的,所以患者在患病期间不要抓挠皮肤。这个时候抓挠皮肤会导致皮损,而且还有可能加重黄疸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4、适当调节饮食,乙肝患者最好吃一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但是不要吃高脂肪食物,平时可以多补充维生素,可以多喝大米粥,这样既能补充碳水化合物,还可以补充足够的热量。平时要少吃含盐量高的食物,否则会给肝脏造成负担。
语音时长 02:41

2020-02-13

62351次收听

慢性乙肝如何治疗
慢乙肝的治疗分情况而论,对于血清HBVDNA阳性、ALT持续异常(>ULN)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建议行抗病毒治疗。对于血清HBV-DNA阳性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HBsAg阳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建议行抗病毒治疗。血清HBVDNA阳性、ALT正常,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建议抗病毒治疗。1、肝活组织穿刺检查提示显著炎症或纤维化[G≥2和(或)S≥2]。2、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乙型肝炎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岁。3、ALT 持续正常、年龄>30岁者,建议行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检查或肝组织学检查,发现存在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4、HBV相关肝外表现(如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
语音时长 01:27

2020-02-10

61078次收听

01:48
乙肝的传染途径
乙肝就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一个简称,是由乙肝病毒来感染的。乙肝病毒导致的肝炎,叫乙肝。乙肝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和性传播的。包括输血、手术、拔牙、共用剃须刀、牙刷等途径进行传染的。另外,性行为也是可以传播乙肝的。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传播途径,就是母亲传染孩子,在分娩的过程当中,母亲的血液会接触到孩子,这种传染方式叫做垂直传播。但是总体来讲,慢性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主要就是通过血液传播和性传播来传播的。
04:43
打过乙肝疫苗还会被传染吗
打过乙肝疫苗后,如果没有抗体还是会被传染的。国家要求每个出生的新生儿都要打乙肝疫苗,一般打三针,出生的时候打一针,一个月后打一针,六个月打一针。打完三针以后,最好去查乙肝两对半,看是否有抗体,如果没有抗体,那有可能还会得乙肝。还要看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是不是阳性。
02:34
如何预防乙肝
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国家规定,刚出生的孩子都要打乙肝疫苗,这一措施明显降低了近几年来我国乙肝发病率。如果怀孕的母亲乙肝病毒阳性,一定要进行专业的咨询,规范处理。对于其他普通人,没有乙肝抗体,打疫苗也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乙肝病毒感染者应如何定期监测
乙肝病毒感染者在经常到医院检查,监测疾病和药物治疗的情况,防止疾病进展和肝癌的发生。不过,不同状况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监测的重点不同。我总结了一下,大概分为治疗前监测、治疗期间的监测和治疗结束后监测3个部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