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高血压
发布时间:2018-08-3049667次播放
视频内容:
针对高血压的预防,主要是动脉硬化的预防,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而言,应该尽量注意少吃盐。因为食盐的成分在体内,可以引起血容量的增加,能够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从而可以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患有高血压的人,不可以吃太多的盐。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患者能够做到控制好血脂以及血糖,就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第二,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可以适当地进行运动,这样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而且还能够降低体内的胆固醇生成,并且也能够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就能够预防这种疾病的出现。
第三,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要学会减压,也要注意合理地控制体重,通过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第一,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而言,应该尽量注意少吃盐。因为食盐的成分在体内,可以引起血容量的增加,能够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从而可以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患有高血压的人,不可以吃太多的盐。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患者能够做到控制好血脂以及血糖,就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第二,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可以适当地进行运动,这样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而且还能够降低体内的胆固醇生成,并且也能够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就能够预防这种疾病的出现。
第三,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要学会减压,也要注意合理地控制体重,通过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低压92正不正常

低压92mmHg肯定是不正常的,因为超过了高血压指南里规定的血压正常值的范围,已经符合高血压的诊断范围。但是,有多大的临床诊断价值还真不好说,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各种危险因素之后才能确诊。因为根据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规定,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140/90mmHg,才能诊断高血压。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的级别的时候,要以高的那侧为准。所以低压是92mmHg,比正常的血压范围,舒张压高出去两个毫米汞柱。要知道患者的收缩压怎么样,如果患者仅仅是低压92mmHg,而收缩压完全正常,虽然诊断了一级高血压,但是并不需要马上服用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可以首选生活方式的干预,建议患者低盐、低脂饮食,保证每天的盐量小于6g,戒烟限酒、加强锻炼、控制体重、心身调理等等,这些都有助于让患者的血压恢复正常,使低压不再升高。如果患者的低压、高压都明显升高,就要按照正规的降压治疗进行药物治疗。

六十岁血压多少为正常
正常人的血压和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和所有的年龄段,都有直接的关系。成人的血压有统一的标准范围,2018年中国的高血压指南内规定,六十岁仍然是标准的血压范围,即小于140/90mmHg。六十岁人的血压,和正常成人的血压的标准值一样,主要符合正常血压小于120/80mmHg,正常高值血压,在120到139mmHg,80到89mmHg之间,符合高血压的诊断范围。大于等于140/90mmHg。如果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即低血压。

提升血压的食物有哪些
低血压包括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病理性低血压,主要要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食物降压要遵循以下的原则:一、首先要膳食平衡,荤素搭配。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三、饮食上注意要清淡、营养,可以多吃一些瘦肉、蛋黄、猪肝、鱼、虾、牛奶、豆制品、菠菜、葡萄等等。四、适量增加食盐的摄入量,还有一些滋补品,比如人参、黄芪、生脉等等。五、可以常吃大枣、莲子、桂圆、桑椹等干果。六、病理性的低血压,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叶酸的、维生素C的食物,有补血、提血压的作用。
青少年高血压能治愈吗

青少年的高血压能否治愈,要看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大部分的青少年的高血压是一个继发性的高血压,可能继发于某一种疾病。比如说肾上腺的一些疾病,或者主动脉的缩窄。有一些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比如说肾上腺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果有肾上腺的腺瘤,经过的切除之后血压可能回到正常,一些主动脉的缩窄可能经过的一些外科手术或者介入手术的方法也会使血压正在下降。但是有一些疾病可能是不可逆的,比如说一些慢性的肾病导致的血压的升高或者是本身并不是一个继发性高血压,而是原发性的高血压。是因为现在的儿童,它本身肥胖过多或者是这种生活方式不健康,久坐缺乏运动,如果并不能很好的去改善这种生活方式,减重。有可能它的血压并不能很好的控制,也就谈不上治愈。
高低压多少算正常
高压在90~139毫米汞柱之间是正常的,低压在60~89毫米汞柱之间是正常的。如果说高压正好是140毫米汞柱或超过这个标准,低压值是90毫米汞柱或者是超出了这个标准,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的血压值

高血压危象是指一系列需要进行快速降低动脉血压治疗临床紧急情况。高血压危象分为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刺激症,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急剧增高,损害终末脏器,并影响其功能,必须立即降压治疗,应使用静脉制剂快速降压。在30到60分钟内,将血压降低至安全水平。一般不立即降血压降低至正常值范围。高血压急症诊断,首先是血压增高至200/120mmHg以上,出现血压增高临床症状,比如头痛、恶心、呕吐,出现相应靶器官损害相应疾病,如高血压脑病、压力出血、心肌梗死、心率衰竭、肾衰竭等。高血压刺激症是指动脉血压在短时间内有较明显地增高,达到或超过200/120mmHg上。但无靶器官损害症状,或者原有慢性器官损害未见明显加重。虽然属于高血压危象,但无需立即采取静脉药物紧急降压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比如20到48小时内口服降压药,使血压逐渐降低至相对安全水平。血压升高是否导致脏器损害,取决于血压增高的幅度和速度。一般认为舒张压达到或者超过120mmHg,应属于高血压危象范畴。有些慢性高血压患者却可以相对耐受更高血压,而短期内无明显血管或脏器损害现象,因此是否需要立即降压,不依赖于血压绝对值,取决于血压增高或对靶器官影响。
高血压药能停吗

高血压药不能停。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并不是很明确。所以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只有按规律常识服用药物,积极平稳地控制好血压,才能有效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免受高血压损害。现在有些高血压患者在认知上有误区:一、认为长期服用降压药会引起药物的副作用。其实这种想法有点太过担心。虽然药物是有一定副作用,但是毕竟发生率很低。而高血压Ⅰ级副作用也就是高血压并发症要比药物副作用严重得多。如某一种药物出现副作用,经过积极调整还是可以纠正过来。也就是说任何降压药副作用,对身体带来影响远远不及高血压本身对人体损伤。所以对于高血压,不能因害怕降压药副作用而拒绝服用。二、一旦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就认为高血压已经治好了,就可以停药。其实这是一极大的错误,高血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才能说明目前所服用药对于血压控制是很好的。一旦停用,血压就会反弹,甚至高于停药前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又突然升高,就盲目随意增加药物剂量或降压药的种类,就会造成血压波动、浮动范围很大,有研究已经证明,血压波动幅度过大,对于心血管的损伤甚至比根本不用降压药情况还要严重,所以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还是应该按规律长期服用降压药。
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出现的几率是非常高的,而且这种疾病的出现也并非只是因为肥胖同样也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原因,比如说因为遗传的因素,因为年龄的因素或者是因为性别的因素等等,当然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喜欢过多的盐分,也同样会造成高血压。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高血压
肥胖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酗酒、高盐饮食的人容易得高血压。一、超重或肥胖者;二、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比无家族史的患者患病概率高。很多有遗传的高血压患者都需终身服药,遗传的高血压可能与共同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三、长期过量饮酒,即每日白酒超过100ml,且每周饮酒4次以上,轻度饮酒者比绝对不饮酒者血压低,但超过轻度饮酒量血压明显升高,其原因是酒精在低剂量时是血管扩张剂,剂量较高为血管收缩剂。四、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加2mmHg和1.2mmHg。

体位性高血压有事吗
体位性血压最常见的是体位性低血压。如一些老年人从平卧位突然到坐位,或者早上起床时站起来,会感觉头晕。这时测量血压就发现血压很低。老人再躺下的时候,血压就会恢复正常,这就是体位性低血压。但也有一部分老人,在这种体位改变以后会产生血压增高的现象。比如饱食以后,就可能造成血压升高,比如一些老人晨起高血压,体位性高血压,和老人的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有关。如果老人的植物神经功能降低,可能就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者体位性高血压的现象。所以一定要嘱咐病人慢起慢坐,不要吃得过饱。
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现在高血压的患者群体日渐年轻化,这也让不少人提高了警惕。而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不同高血压的病因也是有所不同的,我们需要了解一定的高血压知识,才能更好的预防该疾病的发生,那么一般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血压药物有哪些
患上了高血压会导致头晕、头痛等很多症状出现,因此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比较方便的一种,那么,治疗高血压药物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预防高血压
血压过高引起心血管并发症的急救方法
人在得了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的时候会给心脏带来很重的负担。这里我主要讲一下长期高血压对心脏的危害。很多人都有高血压,在前面我已经给大家简单介绍过高血压的注意事项,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重点为什么有高血压会给心脏带来危害。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高血压可以引起高血压肾病吗
- 2 高血压药枕能治疗高血压吗
- 3 高血压的病因高血压的原因有什么
- 4 高血压药物能够根治高血压吗
- 5 什么是高血压有什么特点
- 6 高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 7 高血压是怎么产生的
- 8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