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目标值是多少
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通常为<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需控制在<130/80mmHg。年龄≥65岁老年人可放宽至<150/90mmHg,但能耐受者可进一步降低。实现目标需结合药物、饮食及生活方式调整。
1.降压目标分层管理
普通高血压患者以140/90mmHg为基本目标。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冠心病或心力衰竭患者需更严格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这类人群并发症风险较高。80岁以上高龄老人初始目标可设为150/90mmHg,若身体状况良好可尝试降至140/90mmHg以下。
2.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及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方案适用于2级以上高血压,例如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用药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3.非药物干预措施
每日钠盐摄入量应<5克,增加富钾食物如香蕉、菠菜的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5克。
4.血压监测与随访
家庭自测血压早晚各1次,每次测量3遍取平均值。就诊前连续测量7天,排除白大衣高血压。每3个月复查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昼夜节律变化。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控制血压是长期持续的过程,需医患共同制定个性化方案。定期评估靶器官损害,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血压变化趋势,提高用药依从性。血压达标可降低40%脑卒中及25%心肌梗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