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主要有什么
糖尿病并发症包括急性代谢紊乱和慢性器官损伤,核心风险为高血糖引发的血管与神经病变。主要涉及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及神经系统异常。
1.心脑血管并发症
长期高血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冠心病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常出现脑梗塞。控制血压低于130/80mmHg,服用阿托伐他汀等降脂药,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降低风险。
2.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典型表现,早期可见微量白蛋白尿。临床治疗采用SGLT-2抑制剂(如恩格列净)、ACEI类药物(如贝那普利),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控制在0.8g/kg体重以下。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肌酐比值至关重要。
3.视网膜病变
非增殖期出现微动脉瘤、出血,增殖期可致视网膜脱离。每半年需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注射治疗黄斑水肿,严重病例需行玻璃体切割术。保持糖化血红蛋白<7%可延缓进展。
4.糖尿病足
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感觉迟钝,合并感染可发展成坏疽。日常需检查足部有无破损,穿着减压鞋垫,溃疡创面使用银离子敷料。严重缺血患者需血管介入治疗,合并骨髓炎时可能需截趾手术。
5.周围神经病变
四肢远端出现对称性刺痛或麻木,自主神经病变表现为胃轻瘫、排尿障碍。药物治疗包括α-硫辛酸600mg/日、普瑞巴林控制疼痛。震动觉阈值检测应每年进行,温水足浴温度需控制在37℃以下。
持续血糖监测与综合管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建立包含内分泌科、眼科、肾科的多学科诊疗团队,每3个月评估并发症进展。患者需掌握血糖自我监测技术,将空腹血糖维持在4.4-7.0mmol/L区间,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mmol/L。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