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多久会出现早期症状
艾滋病早期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约50%-90%感染者会出现急性期反应,但部分人可能无症状。窗口期检测阴性需结合核酸或抗原检测确认。
1.急性期症状表现
典型早期症状类似流感,包括发热(38℃以上)、咽痛、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多见)、皮疹(红色斑丘疹)、肌肉关节痛。症状持续1-2周自行缓解,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部分患者伴随口腔溃疡、腹泻或头痛,症状严重程度个体差异较大。
2.无症状期持续时间
急性期后进入临床潜伏期,持续时间2-15年不等,平均8-10年。此阶段病毒持续复制但症状不明显,少数可能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CD4+T淋巴细胞计数缓慢下降,每年减少约50-100个/μL。潜伏期长短与病毒亚型、遗传因素及治疗情况相关。
3.检测时间窗口
抗体检测窗口期为感染后3-12周,三代试剂平均23天可检出,四代试剂可提前至18天。核酸检测窗口期短7-10天,病毒载量超过5000拷贝/mL即可检出。高危暴露后24小时内启动PEP阻断,72小时内服药仍有部分效果。
4.确诊与治疗流程
初筛阳性需做Westernblot确认试验。确诊后应立即开始ART治疗,首选方案包含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治疗6个月后病毒载量应低于50拷贝/mL,CD4计数每年上升100-150个/μL。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血脂及骨密度。
出现高危行为后不必等待症状,暴露后2周即可进行核酸检测。规范治疗可使预期寿命接近常人,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病情关键。保持定期检测习惯,使用防护措施能有效阻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