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母乳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腹泻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母亲饮食、喂养方式或感染有关。调整母亲饮食、检查喂养姿势、必要时补充乳糖酶可改善症状。
1.乳糖不耐受是常见原因。部分宝宝肠道内乳糖酶不足,无法完全分解母乳中的乳糖,导致腹泻。这种情况可尝试在哺乳前给宝宝服用乳糖酶滴剂,或改用低乳糖配方奶粉过渡。症状严重时需就医排除原发性乳糖酶缺乏。
2.母亲饮食直接影响母乳成分。摄入过多高脂、辛辣或致敏食物可能刺激宝宝肠道。建议哺乳期母亲避免食用牛奶、鸡蛋、海鲜等常见过敏原,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记录饮食日志有助于发现特定食物与宝宝腹泻的关联。
3.喂养技术不当会导致问题。宝宝含乳姿势不正确可能吸入过多空气,引发肠胃不适。确保宝宝完全含住乳晕,哺乳时保持45度角。每次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减少肠胀气。控制单次哺乳时间在20-30分钟为宜。
4.病毒或细菌感染不容忽视。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都会引起腹泻,常伴有发热、呕吐。观察大便是否呈蛋花汤样或带有黏液血丝,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囟门凹陷需立即就医。保持哺乳用具清洁,接触宝宝前规范洗手。
母乳性腹泻多数通过调整可缓解,持续超过两周或体重增长缓慢应及时就诊。儿科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大便还原糖试验、过敏原检测等检查。维持母乳喂养的同时,适当补充电解质溶液预防脱水,注意臀部护理防止尿布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