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手足口病的特效药

|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足口病的特效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儿童传染病,目前不存在所谓的“特效药”,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如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并促进康复。加强日常预防措施是保护孩子健康的关键。
1、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柯萨奇病毒等多种类型感染引起,主要通过飞沫、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食物传播。该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高发季节为夏秋季。这种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感染后会引起发热、手足口腔疱疹、咽喉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神经系统或心肺功能损害。
2、“特效药”不存在,治疗注重对症处理
目前并没有专门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原则是缓解症状和支持护理。
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缓解高烧症状,但需遵医嘱用药。
口腔护理:对于口腔内疼痛的疱疹或溃疡,可以用医用生理盐水漱口或遵医嘱涂抹抗炎药膏。
补充水分:可选用温开水或无酸性的清淡液体饮食,避免脱水。
3、严重病例需住院治疗
对于病毒引发的神经系统、心脏或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应立即就医并配合住院治疗。医生可能采用抗病毒治疗如利巴韦林、呼吸支持或静脉补液的方式来控制病情。
4、增强预防意识,降低发病风险
勤洗手: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与肥皂充分洗手。
避免聚集: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定期消毒:玩具、餐具等儿童用品要用热水浸泡或高温消毒。
目前的医学研究仍在推进中,但尚未研发出对抗手足口病的特效药物。家长需关注孩子的预防和早期症状管理,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以减少病程和并发症风险。合理的护理和积极的治疗能让孩子顺利度过病期,同时重视日常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概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发烧用什么药最好

小儿发烧用药需根据病因、症状及表现针对性选择,常用的退热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美洛昔康和布洛芬。这些药物在儿童用药中较为安全,但需严格按照剂量服用,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如果药物使用后无效或发烧超过48小时应及时就医。 1、常见退烧药详解 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童发烧首选的一线退热药,它适用于三个月以上宝宝,具有退烧和缓解疼痛的作用,用量为每次10-15毫克/公斤,每4-6小时重复一次但不超过每天4次。布洛芬是另一种安全的退热药,适用于六个月以上儿童,每次剂量为5-10毫克/公斤,每6-8小时使用一次,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效果稍持久。美洛昔康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高烧导致的不适症状,剂量及使用频次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在选择药物之前需明确发烧原因,比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如果体温未持续超过38.5℃,建议采用物理降温先行尝试,如温水擦拭、贴退热贴或合理补充水分。超过38.5℃需配合药物。在使用药物时务必遵照说明书或者以免过量服用导致儿童肝肾负担增加。同时,应避免同时或短时间内服用两种以上退热药,以免药效混淆或导致不良反应。 3、结合其他方法辅助缓解 家庭护理对退烧同样重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孩子穿着轻薄衣物避免捂汗。适当补水以防脱水,如奶水或电解质饮料。注意观察孩子情绪,安抚焦虑让孩子休息更充分。如果伴随其他症状如咳嗽、腹泻,应警惕更严重感染的可能,特别是反复高烧或精神疲乏时需及早带孩子到医院。 退烧药物能够协助控制发热,但需明确病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家长应理性用药并注意观察病情发展,如果孩子反复高烧不退或出现异常症状,请立即就医诊治,切勿仅依靠药物自行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