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骨科

强直性脊椎炎症状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强直性脊椎炎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谢江强
谢江强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强直性脊椎炎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症状包括腰背部僵硬、晨起后活动受限,晚期可能导致脊椎畸形,严重者甚至影响内脏功能。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尽早就医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1、早期症状:腰背部僵硬和疼痛
强直性脊椎炎早期最常见的表现是腰背部的僵硬和疼痛,尤其在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患者可能会感觉脊椎僵硬,无法自如活动,并需要通过活动来缓解。这些症状通常在夜间静止状态下加重,且持续时间可能超过3个月。有些患者还会感觉臀部一侧或两侧疼痛,这是由于骶髂关节受到炎症侵袭所致。
建议:如果有类似早期症状发生,可通过物理治疗如热敷或按摩进行一定的缓解,但更重要的是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包括X光、MRI等,明确诊断后开展治疗。
2、脊柱活动受限及姿势改变
随着疾病的发展,脊柱的灵活性逐渐下降,患者可能会发现转动脖子或弯腰的动作变得困难。长期的炎症可能导致脊柱“竹节样”改变,使患者背部逐渐向前弯曲,形成驼背样姿势。有些患者还可能发现胸廓僵硬,呼吸时胸腔扩张受限,导致呼吸困难。
建议:这时需通过药物控制炎症,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例如布洛芬、塞来昔布,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来氟米特、甲氨蝶呤,若病情较重,可使用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长期的康复锻炼如核心肌群训练和呼吸练习也能延缓脊柱活动受限的进程。
3、系统性症状:眼部、心肺并发症
强直性脊椎炎不仅仅影响脊柱,还可能引起其他系统性症状。例如,葡萄膜炎眼部发红、疼痛和视力模糊是强直性脊椎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视力受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心肺并发症,如主动脉瓣病变或间质性肺病。
建议:一旦发现系统性症状,应及时接受相关专科检查。在治疗本病的同时,还需针对合并症采取局部治疗,如眼药水缓解葡萄膜炎,或通过心脏彩超监测主动脉瓣问题。
强直性脊椎炎的症状从轻微到严重逐步恶化不可忽视,早诊早治是减轻病情、防止关节变性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如果怀疑患有强直性脊椎炎,务必尽早就医,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坚持药物、康复治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避免病情加重对生活造成更大的影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肱骨髁上骨折如何处理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肘部损伤,尤其多见于儿童,应尽早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后续关节功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初步固定、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类型、保守治疗到手术治疗等,患者还需注意术后康复及定期复查。 1、初步处理措施:固定与缓解疼痛 在怀疑肱骨髁上骨折的情况下,建议立即停止患肢活动,避免骨折移位或加重损伤。可用三角巾或临时夹板固定,采取屈肘90度位,以减轻疼痛并稳定关节。同时,可以使用冷敷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减轻局部肿胀。紧急救助后,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2、医学诊断与分类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如X光确认骨折类型。肱骨髁上骨折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前者骨头未明显移位,多采用保守治疗;后者移位明显,需要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 3、治疗方式选项 1保守治疗: 适用于骨折没有移位或轻微移位的情况。通过外敷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并定期复诊监测愈合情况。 2闭合复位: 对于移位骨折,可能需要在麻醉下通过手法复位,再配合石膏固定。 3手术治疗: 当骨折情况复杂,例如明显移位或伴随合并神经损伤时,则需要进行钢针固定或内固定手术。术后需认真遵循医嘱,按时复查,避免并发症。 4、术后康复与并发症预防 骨折愈合后,患者应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例如,循序渐进地进行肘关节的被动、主动屈伸活动,避免过早用力。注意肢体功能恢复,减轻挛缩和肌肉萎缩。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例如牛奶、坚果、深色蔬菜等,促进骨质修复。 肱骨髁上骨折虽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但早期就医和有效治疗非常重要,避免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例如肘关节僵硬或血管神经损伤。骨折愈合后需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并注意养成预防跌倒和意外损伤的习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