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勋
河南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肝硬化吐血通常非常严重,可能危及生命,建议立即就医。其主要原因是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同时可能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治疗方面包括紧急止血、药物干预、手术治疗和后续护理。
1、常见原因分析
肝硬化患者出现吐血医学上称呕血的主要原因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是由于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大量静脉血回流受阻,使得食管和胃底的静脉发生异常扩张,承受过高的压力后容易破裂。肝功能损伤可能引起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和血小板减少,增加了出血的可能性。若伴有胃溃疡或急性胃炎等情况,也可能加剧呕血症状。
2、紧急抢救与短期治疗方法
对于肝硬化吐血,紧急止血是首要任务,可通过以下医学手段处理:
注射药物:如使用奥曲肽或特利加压素,快速降低门静脉高压,减少出血风险。
内镜治疗:通过内镜视野下实施静脉曲张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直接封闭出血点。
血管介入: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复发风险。
3、后续预防与长期护理
为了减少再次吐血风险,需加强长期护理:
药物维护: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控制门静脉高压,同时补充维生素K和血浆来改善凝血功能。
饮食调理: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酒精以防胃黏膜损伤,选择低盐、低蛋白饮食来减轻肝脏负担。
定期复查:通过内镜检查监测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及早调整治疗方案。
肝硬化吐血是一个危险信号,提示病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治疗,避免拖延导致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呕血,及时就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