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金萍
郑州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肺结节并不等于癌症,大部分肺结节是良性的,只有少部分需要警惕。了解肺结节的成因、常见类型、诊断和管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应对这个问题。
1、肺结节的可能成因
肺结节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感染、炎症、肿瘤和其他疾病。
感染:感染是导致肺结节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例如结核、真菌感染等。感染后肺部可能形成纤维化或钙化,从而表现为结节。
炎症:慢性支气管炎、尘肺等肺部炎症反应可引发非癌性结节。
良性肿瘤:一些肺结节可能是良性肿瘤,如错构瘤。
恶性因素:约5%-10%的肺结节与肺癌相关,尤其是快速增大的孤立性结节。
其他因素:外伤、血管畸形等也可能导致结节发生。
2、肺结节的常见分类
根据影像学表现,肺结节可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纯磨玻璃结节:
实性结节:密度较高,多为良性,但如果超过3厘米则需高度警惕。
部分实性结节:具有较高的恶性概率,需要密切随访。
磨玻璃结节:恶性可能性较大,但多数增长缓慢,应定期监控。
3、如何管理和治疗肺结节
动态观察:对于小于6毫米且无危险因素的结节,通常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胸部CT,通过观察其变化来判断良恶性。
精准诊断:针对疑似恶性结节,可通过支气管镜活检、穿刺等手段明确病理性质。
针对性治疗:如果确诊为恶性或高度怀疑,应积极治疗,如微创手术切除如胸腔镜手术、放疗或靶向药物治疗。良性结节通常不需干预,但注意影响呼吸功能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
了解肺结节是第一步,定期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尽早发现问题。如果发现肺结节,不必过度恐慌,遵医嘱行进阶检查明确性质,采取合理的观察或治疗措施将会大大提高治愈率。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健康检查,拥有强健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