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静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白血病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贫血、出血倾向以及器官功能损害等,这些并发症通常与白血病本身或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有关,应予以及时干预和管理。
1、感染
白血病患儿免疫功能较弱,尤其在化疗期间,白细胞数量严重减少,易发生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感染的表现通常为发热、咳嗽、皮肤红肿或难以愈合的伤口。预防与管理感染的措施包括避免接触病原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在医生建议下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例如,阿莫西林可用于细菌感染,奥司他韦可用于病毒感染,而氟康唑可能用于真菌感染。
2、贫血
白血病会影响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起贫血。患儿可能表现为皮肤苍白、乏力和活动受限。严重贫血需进行输血治疗,并可通过使用促红细胞生成药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来改善症状。在日常饮食中添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肉、菠菜和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如橙子和草莓也有助于缓解贫血。
3、出血倾向
血小板减少是白血病患儿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引起鼻出血、牙龈出血或皮肤瘀斑,甚至严重时出现内脏出血。出血风险较高的孩子需要输注血小板,同时避免任何易导致创伤的活动。如果出现轻微出血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剂。
4、器官功能损害
长期的疾病影响和化疗药物毒性可能引起肝、肾及心脏等器官的功能损害。例如,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导致心肌损害、肝脏毒性或肾功能衰竭。定期监测器官功能如肝功能、肾功能及心脏超声检查至关重要。出现明显不适时应立即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儿童白血病虽然可能伴随多种并发症,但通过规范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这些并发症可以得到有效管理与控制。在病情稳定的同时,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状态,定期复诊,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孩子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