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扁桃体手术适应症

|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扁桃体手术适应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叶奎
叶奎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扁桃体手术的主要适应症包括反复扁桃体炎、扁桃体过度肥大导致呼吸或饮食困难,以及怀疑扁桃体病变的情况。选择是否手术需要结合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由耳鼻喉科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
1反复扁桃体炎
如果患者在短时间内多次发生扁桃体炎,尤其是每年发作次数达到5-7次以上,并伴有长期高烧、喉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常建议手术切除扁桃体。这种情况下,扁桃体腺体自身结构可能已经发生病变,成为长期感染的病灶,通过手术处理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并改善生活质量。
2扁桃体肥大
过大的扁桃体可能导致上气道狭窄,进而出现打鼾、睡眠呼吸暂停,或者因为堵塞咽部引发进食困难。这对儿童以及某些成人患者来说,可能会影响身体发育或健康状况。对于这种情况,手术切除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3怀疑扁桃体病变
如果医生在检查中发现扁桃体形态异常,如单侧肥大、表面溃疡、不规则硬度,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将扁桃体取出作进一步病理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治疗方法包括扁桃体切除术,常用技术有三种:
1传统冷刀手术:操作简便,但术后出血与疼痛可能较明显;
2微创等离子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少,恢复速度较快;
3激光切除术:对出血控制较好,适合对切口苛求较高的患者。
术后需注意多饮水、戒烟酒,进食易消化的软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
如果患者存在反复感染、呼吸或饮食困难等情况,须尽早咨询耳鼻喉科通过专业医师的评估明确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扁桃体,以尽早改善病情并恢复健康生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婴儿打呼噜正常吗

婴儿打呼噜通常并不正常,可能提示气道阻塞、鼻塞或其他健康问题,需结合具体原因判断是否需要干预与治疗。常见原因包括生理结构问题、环境因素或潜在疾病,应根据情况调整护理及必要时就医。 1、生理结构问题导致气道狭窄 新生婴儿的鼻腔和气道相对狭窄,当睡眠时呼吸道肌肉放松,气流通过阻力增大可能引起声带振动,导致鼾声。部分婴儿还可能存在暂时性的喉软骨软化症,这是一种喉软骨发育尚未成熟的表现,常在出生后几个月内有所改善。对于此类情况,家长可注意是否伴有饮食困难或呼吸急促等症状,如无其他异常,可观察是否随成长自愈;若症状严重,需就医进一步检查。 2、环境因素影响呼吸 干燥的空气、灰尘、花粉或家庭中的宠物等可能引起鼻腔黏膜干燥或肿胀,导致鼻塞、呼吸受阻,从而出现打呼噜的现象。建议保持卧室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避免环境过于干燥。另外,定期清洗宝宝的鼻腔,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缓解因为鼻腔分泌物过多引发的阻塞。 3、潜在疾病的可能性 婴儿鼻窦炎、感冒、腺样体肥大或者扁桃体肥大、先天性气道异常可能是打呼噜的潜在原因。感冒或鼻窦感染时,黏膜受炎症影响,鼻道更加狭窄;腺样体或扁桃体过大可能引起顽固性鼾声,并伴随夜间呼吸暂停。如果发现婴儿存在面色青紫、睡眠中频繁憋气或白天嗜睡,需要尽早就医并通过耳鼻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上,小儿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需要激光切割腺样体、扁桃体手术等;轻度炎症时,遵医嘱使用局部消炎、抗生素药物。 婴儿偶尔的轻微打呼噜不一定是异常,但若鼾声伴随呼吸受到明显影响,就需要关注并干预。家长需养成观察孩子日常行为状态的习惯,必要时寻求正规医生帮助,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