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血液科

新生儿溶血病能治好吗

|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溶血病能治好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姚伟
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溶血病多数情况下是能够治疗的,通过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绝大部分患儿能够得到有效救治,常用的方法包括光照疗法、换血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
1、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包括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母体免疫系统将胎儿的红细胞识别为“外来成分”,通过产生抗体攻击胎儿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形成溶血反应。其他因素如胎儿血液感染、早产或遗传性溶血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2、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
光照疗法:适用于大多数轻中度溶血患儿,通过蓝光照射分解血液中的胆红素,降低皮肤黄疸,有助于保护大脑免受胆红素毒性影响。
换血疗法:用于重症溶血病的治疗,特别是血清胆红素水平迅速升高、光照疗法无法控制时。通过换血可急速清除体内的胆红素和抗体,恢复血液正常成分。
药物治疗:常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以减少婴儿体内抗体的破坏作用,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补充叶酸可加快新生红细胞生成,辅助恢复。
3、家庭护理与预防措施
母乳喂养:提倡哺乳,因母乳含有促进胆红素代谢的成分,配合医生监控有助患儿康复。
定期检查:定期测量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产前筛查和预防:对于有溶血病高风险的孕妇,建议在孕期接受血型检测和抗体筛查;若为Rh阴性孕妇,可在孕期28周和分娩后72小时内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以预防胎儿溶血风险。
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技术有效控制的疾病。家长应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同时重视孕期检查和防护,从源头上降低发病风险,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患有新生儿溶血症换血治疗要换多少血

新生儿溶血症换血治疗通常需要换出相当于宝宝血液总量1.5倍到2倍的血液,以清除体内高浓度胆红素、抗体及其他病理物质,从而改善症状。具体换血量和方式需要根据新生儿的体重、胆红素水平、溶血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由医生个体化制定。通常一次换血可显著改善症状,必要时可能需要重复操作。 1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如ABO或Rh血型不合导致母体中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红细胞,引发黄疸、贫血等症状。其中,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2换血治疗为什么有效? 换血治疗通过替换患儿的血液,能够迅速降低体内的胆红素水平,防止胆红素对新生儿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同时还可有效清除导致溶血的母源抗体和病理性红细胞。这是一种抢救性治疗,通常用于光疗等常规治疗无效的中重度病例。 3换血治疗要换多少血? 换血量一般根据患儿的体重和血液总量计算。新生儿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10%,以一个3公斤的新生儿为例,其总血量大约为240-300毫升。按照1.5倍至2倍总血量作为标准换血量,应换血大约360-600毫升。具体过程中,医生会分批进行,每次换出10-20毫升,慢慢完成全程,确保安全性和效果。 4换血治疗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换血治疗在适应症明确和操作规范的前提下是安全的,但仍存在低血糖、电解质紊乱、感染、出血等可能性。整个过程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由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实施。手术前需准备好配型血,换血后密切监控胆红素水平和生命体征,避免并发症。 5其他治疗与前期预防 在换血前,医生一般会尝试光疗、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等保守治疗。若ABO血型不合风险较高或母产抗体水平升高,在孕期可对母亲进行监测和干预,必要时选择早产并行换血。母乳喂养中需权衡利弊,避免加重病情。 新生儿溶血症换血治疗是抢救重症患儿的重要措施,其换血量需因人而异,并由专业团队操作以确保安全有效。如果新生儿确诊溶血症,家长需及时就医并全程配合治疗,以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