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保海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先天性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由胚胎发育过程中面部组织融合问题导致,主要表现为上唇、腭部的裂隙或缺损。影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理等,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结合长期干预才能有效改善。
1、遗传因素
先天性唇腭裂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双方或一方父母有类似情况,子女的发病概率会增加。这是由于某些基因可能导致胚胎期面部结构融合异常。具有家族史的夫妻在计划生育前,可选择遗传咨询服务,明确风险并采取适当预防措施。
2、环境因素
胚胎发育关键期怀孕前3个月受到环境影响是重要诱因。例如,孕期母亲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酒精、药物或化学品、辐射污染或感染病毒如风疹病毒,均可能导致胚胎面部组织无法正常发育。为了避免风险,孕妇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可能危害胎儿的物质,并按时进行产前检查。
3、生理因素
孕妇的营养不足,例如维生素尤其是叶酸缺乏,也会增加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生率。一些母体内分泌失调或胎盘功能异常,也可能影响胎儿正常面部结构的形成。备孕期间和孕期可适当补充叶酸及其他必需营养素,并关注自身健康。
4、治疗与干预
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修复,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适当时机进行。
① 唇裂修复手术:一般在婴儿出生后3-6个月进行,通过缝合修复上唇裂隙,恢复外观及部分功能。
② 腭裂修复手术:推荐在12-18个月时完成,目的是修复腭部裂隙并改善发音功能。
③ 其他辅助治疗:术后可能需要语音矫正、正畸治疗,以及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先天性唇腭裂虽然会对新生儿的外貌和功能造成一定困扰,但通过早期诊断、精确治疗,以及多学科的长期干预,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孕期及备孕阶段,建议准父母主动了解相关知识,减少危险因素,守护胎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