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藤良
北海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主要用于暴露后预防,它的使用方式包括准确剂量的计算、局部注射和处理全身免疫,是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的一环。
1、被动免疫制剂的作用和使用时机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主要包括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或狂犬病单克隆抗体RMAb,用于暴露后补充人体在疫苗启动免疫前的保护能力。这种制剂适用于暴露于狂犬病毒的高风险人群,特别是被犬、猫等可疑动物咬伤或抓伤后,需要在第一次注射狂犬疫苗的同时使用,以中和可能已经侵入体内的病毒。注意,制剂的作用是预防病毒扩散,但不能替代疫苗。
2、使用方法与剂量计算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推荐剂量一般为20 IU/kg国际单位/公斤体重,具体由医务人员按照患者的体重精准核算,尽量在暴露后7天内使用。制剂应重点注射在伤口周围,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潜在感染部位。如果制剂剩余,可通过肌肉注射部位如上臂三角肌进行注射。患者需告知医师是否有过敏史或其他基础疾病,以避免不良反应。
3、配合疫苗的全程接种
被动免疫制剂虽能暂时保护,但必须与狂犬病疫苗联合使用,形成长效免疫。全程疫苗接种遵循暴露后预防的“5针法”第0-3-7-14-28天或“2-1-1方案”即首日两针,随后一针七天、一针二十一天模式,根据个人情况由医师指导完成。如果治疗方案出现延误,一定要尽早与专业医师沟通,及时补齐步骤。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早期干预能有效切断病毒入侵,通过被动免疫和疫苗的双重保护实现防控。发现高风险暴露后,及时就医是第一步,同时确保遵医嘱完成规范疗程,保障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