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感染性休克的最佳治疗时机是尽早识别病情,并在黄金1小时内启动抗感染、补液和纠正脏器功能的综合治疗。这一急症进展迅速,早诊早治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存率,应快速识别病因并介入治疗。
1、尽早识别感染源和病因
感染性休克通常由严重的感染引起,如败血症、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腹腔感染。早期症状常包括高热或低体温、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一旦怀疑感染性休克,应立即通过血液培养、尿培养或影像学检查明确感染源。明确感染源后可迅速针对性用药,如泌尿系统感染可能需要通过广谱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则需进行痰培养后选用对症药物。
2、快速实施补液复苏
感染性休克通常伴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低血容量状态,初期应快速补液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推荐优先使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进行快速输注,并根据患者的血压、尿量和乳酸水平调整补液量。如果补液后仍无法维持血压稳定,可能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辅助治疗。
3、早期启动抗感染和器官功能支持
在补液的同时,应尽快启动抗感染治疗。抗生素应在1小时内尽早给予,推荐使用覆盖广泛且对可能病原菌有效的药物,如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或万古霉素等。对于已经进展到器官功能损伤的患者,例如肾功能衰竭或呼吸衰竭,可能需要透析支持或机械通气配合治疗。
感染性休克具有高致死率,治疗过程中需以早识别、早干预为核心。黄金1小时是关键窗口期,应抓住这一时间迅速启动抗感染、补液等治疗,避免器官进一步损伤。面对相关症状应立刻就医,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