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运动后肾损伤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身体信号,主要包括尿液颜色改变、尿量减少、尿频、腰部疼痛和血尿等表现。这些症状在不同程度的肾损伤中可能有所差异。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防病情恶化。
1. 尿色改变
肾脏受到损伤时,尿液颜色通常会发生异常变化。例如,由于肾脏外伤导致血液流入尿液中,尿液可能呈现红色或洗肉水样。同时,肾脏损伤还可能引发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进一步导致尿液变红。在正常情况下,尿液颜色应呈淡黄色至琥珀色,每日排尿量在4-6L之间。如果突然出现异常颜色,尤其是红色、棕红色等,要高度警惕肾脏问题。
2. 尿量减少
肾功能受损时,肾小球滤过率会下降,影响尿液生成,导致尿量明显减少。这种情况常常伴随着口渴、乏力等不适症状。如果尿量持续减少,体内水盐平衡可能被打破,进一步引起浮肿或电解质紊乱。正常情况下,每日尿量约为1500毫升左右,低于400毫升则可能是肾功能异常的信号。
3. 尿频
尿频是肾脏损伤引发的另一个常见表现,尤其是在伴随泌尿系统炎症的情况下。炎症因子刺激膀胱黏膜,增加了膀胱的敏感性,导致排尿次数增加,常伴有尿急、尿不尽的感觉。一般情况下,每日排尿次数超过8次,且每次排尿量较少,就属于尿频的范畴。如果同时存在尿液异常,应特别留意肾脏健康。
4. 腰痛
腰痛是肾损伤的重要症状之一。肾脏的解剖位置接近腰部,受损时容易导致局部肌肉拉伤或软组织挫伤,引发不同程度的疼痛。腰痛可以表现为钝痛、胀痛,甚至是剧烈的绞痛,严重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活动。
5. 血尿
血尿是肾损伤导致毛细血管破裂的直接表现,血液渗入尿液中,使尿液呈现粉红色、红色或混浊状,有时伴有沉淀物。这种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肾脏受损程度有关,一旦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应尽快就医,接受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评估。
如何应对运动后肾损伤?
针对肾损伤的症状,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评估和保护肾脏:
运动虽然有益健康,但过度或不当的锻炼可能会对肾脏造成压力。如果发现异常症状,及时调整运动方式,进行健康评估,是保护肾脏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