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 1人回答 | 25次阅读

问题描述: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涛
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通常包括麻木、刺痛、烧灼感或感觉减退,严重时可能导致肌肉无力或活动障碍。这种病变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有关,需尽早就医进行评估和治疗。
1、症状表现
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可分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损伤表现。
感觉神经受累:表现为肢端麻木或刺痛,尤其是手部和足部,患者可能感觉像针刺、触电或灼烧,有时皮肤触碰轻微的刺激都会感到疼痛。症状多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运动神经受累:肢体肌肉无力、萎缩,动作困难,例如手指灵活性降低或步态异常。
自主神经受累:可能导致出汗异常、胃肠功能紊乱如便秘、胃胀或心血管功能异常如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当神经对疼痛的感知降低时,患者可能因感觉迟钝而忽视脚部伤口,增加感染风险。
2、及时就医检测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尽快找专业医生评估神经功能。常见的诊断手段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电流感知阈值检查和定量感官测试等。早期诊断对于避免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
3、病因与治疗方法
长时间的高血糖是导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它通过促进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血管病变导致神经损伤。治疗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血糖控制:严格控制血糖是核心治疗。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可帮助稳定血糖水平,避免进一步加重神经损伤。
药物治疗神经症状:用于缓解神经痛的药物包括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或抗抑郁药如度洛西汀。局部涂抹辣椒素霜也可能缓解局部症状。
预防感染与护理:尤其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应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伤口,选择舒适透气的鞋袜,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处理感染。
生活方式干预:饮食上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糖分摄入,适量运动如散步或游泳,提高全身代谢,改善神经血管功能。应避免吸烟和酗酒,这些行为会加重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虽无法完全逆转,但通过有效管理糖尿病,配合药物治疗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可显著减轻症状、延缓病变进展。如果发现症状持续加重,应联系医疗团队调整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足部护理和身体信号变化,定期体检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保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高血压糖尿病人可以喝牛奶吗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喝牛奶,但需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因为它能提供优质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对心血管和骨骼健康有益,同时避免因摄入过多饱和脂肪和热量而增加心血管风险。还需控制牛奶的摄入量,结合自身的血糖和血压管理情况适量调整。 1、牛奶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牛奶中富含丰富的钙、镁和钾,这些矿物质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很多研究表明,获得足够的钙可以帮助调节血管的扩张和收缩,从而起到平稳血压的作用。然而,高血压患者需注意避免全脂牛奶,因为其中的饱和脂肪可能对动脉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建议每日饮用低脂或脱脂牛奶,每天限量200-300毫升,这样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不会导致血脂升高。 2、糖尿病患者喝牛奶的注意事项 牛奶中的乳糖属于一种天然糖,适量饮用对血糖波动影响较小,尤其是低脂和脱脂牛奶。低脂牛奶的血糖生成指数较低,能够在维持营养供给的同时减少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饮用含糖或调制乳制品,因为这些产品可能含有额外的糖分和添加剂,容易造成血糖失控。建议选择天然的、未经加工的纯低脂牛奶,饮用量控制在每天200毫升以内。饮用牛奶时可以搭配粗粮、坚果或其他低血糖负荷的食品,以进一步降低血糖波动的可能性。 3、适宜的牛奶选择及补充建议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在挑选牛奶时,可以选择以下几种: 1低脂牛奶:脂肪含量较低,能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 2脱脂牛奶:近乎零脂肪,适合需要严格控脂的患者。 3强化牛奶:添加了额外的维生素D和矿物质,更有助于骨骼健康和代谢调节。 建议患者将牛奶作为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通过合理搭配其他营养元素如膳食纤维、优质蛋白等,在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更好地控制血压和血糖。 适量饮用低脂或脱脂牛奶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是有益的,但关键在于选择健康牛奶品种并控制摄入量。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结合医嘱及营养师建议,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从而在满足身体营养需求的同时避免健康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