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 肺结核

肺结核会不会传染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肺结核会不会传染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肺结核会传染。它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的飞沫传播,但并非所有接触者都会感染,具体与患者传染性强弱、接触时间长短以及接触者的免疫力有关。需采取积极防控措施,包括早期诊断、治疗和接种疫苗。
1、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肺结核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细菌会随飞沫进入空气中,健康人通过吸入这些带菌的飞沫可能受到感染。长期密切接触患者如共处一室或同住更容易增加感染风险。为了降低传播风险,确诊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佩戴口罩,并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同时,对患者生活环境进行通风、阳光暴晒也是有效的控制手段。
2、并非所有接触者都会被传染
是否感染取决于多因素,如患者的传染性、接触时间以及接触者的免疫力强弱。通常存在以下几种情形:
患者体内结核分枝杆菌活跃度较低或者病灶已经封闭者,传染风险相对较低。
长期、密切接触患者例如与患者共同生活或在封闭环境中工作会显著增加感染几率。
接触者如免疫功能较弱如儿童、老人、营养不良者或艾滋病感染者,感染风险更高。建议接触者进行学校或社区常规筛查如胸片或结核菌素皮试。
3、肺结核的预防与控制
为减少肺结核的传播,以下措施尤为重要:
早诊早治:对疑似症状如长期咳嗽、咳痰、咯血、长期低烧及时就医,确诊患者应接受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
接种卡介苗:儿童接种卡介苗BCG疫苗可降低结核感染率和严重程度,尤其在肺结核高发地区尤为重要。
个人防护和定期筛查:高风险人群如医护人员或与患者长期接触者需佩戴防护性口罩,定期进行胸片检查或结核菌感染检测。
肺结核确实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但其防控手段是明确且有效的。注意早期治疗、个人防护和接种疫苗,不仅能保护个人健康,也为降低公共卫生风险作出贡献。如您发现可能的症状或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应尽快咨询进行专业评估与检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肺结核吃药期间可以同房吗

肺结核吃药期间通常建议避免同房,主要是为了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同时保障患者的康复效果。肺结核具有传染性,尤其是在治疗初期,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可能传播结核菌;同时,药物治疗期间身体免疫力较弱,过于劳累可能影响康复进度。 1、疾病传染性的问题 肺结核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病,即便已经开始服药,患者在治疗初期仍具有一定传染性,多数在2-3周的规范治疗后,传染性才逐渐下降。密切的身体接触,例如亲密接触或同房,有可能增加病菌传播给伴侣的风险,尤其是当伴侣免疫力较低时,更容易受到感染。为了伴侣的健康,建议在结核病传染性消失之前,不要进行亲密接触,可以通过抗菌素效果的评估来确认何时安全。 2、患者身体康复需求 肺结核的治疗通常持续6-9个月或更长时间,患者在服药期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如疲劳、食欲不振或肝脏负担增加。同时,肺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能在活动后感到气喘、乏力,同房作为一种身体消耗较大的活动,可能会让患者症状加重或延缓恢复。为了更好地康复,患者应以休息、规律饮食和药物治疗为主,适当减少体力消耗。 3、服药期间性行为的注意事项 部分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等,可能影响肝功能以及药物代谢过程,同时与某些避孕药品如口服避孕药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降低避孕药的效果。即使在非传染期考虑同房,也要选择安全的避孕措施如避孕套,并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因药物影响导致的其他健康风险。 肺结核患者在吃药期间一般应避免同房,以减少传播风险和保护患者身体的恢复状态。如果必须进行,可以等待治疗2-3周后确认传染性消失,并结合医嘱和安全措施,减少可能的风险。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规范治疗是更有效的康复保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