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肺结核会传染。它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的飞沫传播,但并非所有接触者都会感染,具体与患者传染性强弱、接触时间长短以及接触者的免疫力有关。需采取积极防控措施,包括早期诊断、治疗和接种疫苗。
1、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肺结核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细菌会随飞沫进入空气中,健康人通过吸入这些带菌的飞沫可能受到感染。长期密切接触患者如共处一室或同住更容易增加感染风险。为了降低传播风险,确诊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佩戴口罩,并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同时,对患者生活环境进行通风、阳光暴晒也是有效的控制手段。
2、并非所有接触者都会被传染
是否感染取决于多因素,如患者的传染性、接触时间以及接触者的免疫力强弱。通常存在以下几种情形:
患者体内结核分枝杆菌活跃度较低或者病灶已经封闭者,传染风险相对较低。
长期、密切接触患者例如与患者共同生活或在封闭环境中工作会显著增加感染几率。
接触者如免疫功能较弱如儿童、老人、营养不良者或艾滋病感染者,感染风险更高。建议接触者进行学校或社区常规筛查如胸片或结核菌素皮试。
3、肺结核的预防与控制
为减少肺结核的传播,以下措施尤为重要:
早诊早治:对疑似症状如长期咳嗽、咳痰、咯血、长期低烧及时就医,确诊患者应接受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
接种卡介苗:儿童接种卡介苗BCG疫苗可降低结核感染率和严重程度,尤其在肺结核高发地区尤为重要。
个人防护和定期筛查:高风险人群如医护人员或与患者长期接触者需佩戴防护性口罩,定期进行胸片检查或结核菌感染检测。
肺结核确实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但其防控手段是明确且有效的。注意早期治疗、个人防护和接种疫苗,不仅能保护个人健康,也为降低公共卫生风险作出贡献。如您发现可能的症状或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应尽快咨询进行专业评估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