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胫骨骨折手术后多久可以下地活动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胫骨骨折手术后多久可以下地活动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勋
李勋 河南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胫骨骨折手术后约2周左右可以依靠拐杖下地活动,术后2个月可以适当自己下地活动。胫骨骨折手术后1~2周以内是不可以下地活动的,需要卧床休息,并避免腿部肌肉用力。可以适当抬高患肢,减少水肿,并配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胫骨骨折手术后2周,骨折处基本固定,此时可以依靠拐杖进行适当活动。应循序渐进,不能过度活动或急于恢复腿部功能。如果患者感觉不适,需要回到床上休息。胫骨骨折手术后2个月左右,可以尝试自己活动,但要小心尝试,具体的下地活动时间要听从主治医师的建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脚崴了冰敷多长时间

脚崴了可以在受伤后24至48小时内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2-3小时重复一次,持续2-3天,切记避免直接将冰敷在皮肤上以免冻伤。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以排查骨折或其他严重损伤。 1、冰敷的正确方法 冰敷是急性软组织损伤的首选方法之一,用于缓解肿胀和疼痛。冰敷时,可使用冰袋、冷冻湿毛巾或简易冷敷包。在脚踝受伤后,用毛巾包裹冰袋,轻轻敷在肿胀部位,每次15-20分钟。这可帮助减少局部血管扩张,缓解肿胀和组织损伤。注意冰敷间隔2-3小时一次,避免长时间连续冰敷,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或出现冻伤。通常维持此频率2-3天即可。 2、冰敷后的观察 冰敷可以有效缓解大部分轻微扭伤引起的肿胀,但在冰敷后需密切观察症状。如果脚踝依然剧烈疼痛、肿胀严重、不能着力或者形状异常,有可能存在韧带撕裂或骨折,需尽早就医以明确诊断。医生可能会安排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进一步评估情况。 3、除了冰敷的其他护理方法 在冰敷的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护理措施,例如: 抬高患肢:将脚踝垫高到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减缓组织液的积聚,减少肿胀。 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进行轻度包扎,但不要过紧,以避免血流不畅,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撑。 适当休息:减少受伤脚的负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活动,给予脚踝充分恢复的时间。 脚崴的恢复是一个过程,轻度损伤通常在1-2周内逐渐缓解。如果症状未能改善,应及时咨询专业以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