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肝内胆管结石开刀存在一定风险,但合理评估病情、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常见风险包括感染、出血和术后并发症,但目前医疗技术大幅提升,大多数患者手术均能安全完成。治疗方式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微创腹腔镜手术及术后护理。
1、手术可能的风险与原因分析
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主要风险包括感染、出血、麻醉不良反应等。感染风险主要与胆道引流不畅或术后伤口处理不当有关;出血可能因手术部位血管丰富或凝血功能异常导致;麻醉风险则与患者身体状况密切相关。由于肝内胆管结石手术通常操作精细,需要术中切开胆管清石并重建引流,因此对医生技术有较高要求。
2、手术方式选择及应对措施
针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开腹手术:适用于结石较大或病情复杂患者,风险较传统腹腔镜高,恢复时间较长,术后需预防感染。
腹腔镜手术:微创方式,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适合多数患者。
经皮肝穿刺或内镜手术:适用于部分存在术后复发风险的患者,创伤较小,但需定期检查以防结石复发。
针对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医生会在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出凝血功能检测等,以确保手术安全。
3、术后护理与复发预防
术后护理对降低并发症和预防结石复发至关重要。术后患者需要确保胆道引流通畅,遵照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可能。饮食方面可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减少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检测胆道有无复发性狭窄或结石残留。
肝内胆管结石手术虽有一定风险,但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和细致的术后管理,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康复。如出现持续不适或其他症状,应立刻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