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启刚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胃食管反流是由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引起的,主要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压力失衡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诱因包括遗传、饮食习惯、肥胖因素等。了解病因后,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或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
1遗传因素的影响:某些人天生具有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或功能异常的倾向,这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胃食管反流的病史,发生概率会有所增加。这种情况下,需要更加注重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的管理,尽量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2内部因素的作用:肥胖是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腹腔压力过高会导致胃内容物逆流,同时,怀孕等导致腹腔内压增加的状况也会引发反流。某些疾病如胃溃疡、消化不良或胃排空障碍,会让胃内食物滞留过久,增加反流风险。保持适当的体重和健康的胃功能是减轻反流发生的重要措施。
3外部环境的影响:饮食习惯对胃食管反流有重要作用,高脂肪、高碳酸饮料、高糖饮食或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加重症状。吸烟、饮酒也会导致括约肌张力下降。建议按时进餐、少吃辛辣油腻、避免睡前进食,戒烟限酒以减少诱发反流的风险。
4病理因素引发问题:食管裂孔疝是一种较常见的结构性疾病,导致胃底部突出到胸腔,干扰括约肌功能,从而增大胃食管反流风险。如果症状严重,经具体检查后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纠正。
改善胃食管反流不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进食会增加胃酸分泌的食物;2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来降低胃酸分泌;3对严重患者,采用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不过,无论何种方法,都应根据医生建议制定方案。
胃食管反流病因复杂且个体差异较大,建议反流症状常见且反复发作时及时就医,通过胃镜或其他检查手段明确诊断,综合评估后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以保护食管健康并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