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江强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心脏病发作时,建议立即采取半坐卧位后背略向后倾的坐姿,而不是完全平躺或直立,以此减少心脏负担并保持呼吸顺畅,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帮助。以下是具体原因与处理方式。
1、半坐卧位的作用
心脏病发作常伴随胸痛、呼吸困难或心悸等症状。完全平躺可能会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引发肺部充血,导致呼吸更加困难;而站立或直坐可能使患者体力消耗过快或者引发头晕。半坐卧位是一种折中姿势,既能够减少心脏负荷,又能维持良好的氧气交换,有助于缓解症状。这一姿势还便于医护人员到场后进行急救。
2、如何正确实施半坐卧位
当心脏病发作时,首先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或靠在床头,尽量在其背部垫枕头或靠垫,使其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姿势,双脚自然放置,可以稍微下垂。这一姿势能够有效减少胸部血液回流量,缓解心脏压力。如果患者在此过程中有吸氧设备,可以协助使用,以提高机体供氧水平。
3、家庭急救需注意的细节
除了调整坐姿,还需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或情绪波动,可以宽松衣领和裤带以减轻压迫感。若患者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应立即协助含服。但注意硝酸甘油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如果患者表现出晕厥倾向需停止使用。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变化,做好急救升级的准备。
第一时间调整姿势和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错误的处理方式可能加重病情,延误治疗。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类似情况,建议心脏病患者及家属熟悉相关知识,同时定期随访携带急救药物,以在紧急情况中争取更多的自救和救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