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长期腹泻、大便中带血、腹痛以及直肠不适,这类疾病需尽早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及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可能会表现为疲劳、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需要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
1、消化道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典型表现为腹泻,病情加重时可能出现水样便或大便中有粘液、脓液、血液。腹泻通常为持续性,有时伴随排便前腹痛。这些症状与结肠黏膜的溃疡和炎症活动有关。患者出现明显的排便习惯改变,如每日排便数次甚至数十次,部分患者还可能感受到持续的直肠灼痛或排便紧迫感。如果症状明显,应及早就医以明确病情,避免发展为更严重的肠道损伤。
2、全身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除局部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尤其在疾病中重度活动期更为明显。由于慢性出血,大便中带血时间久了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产生低蛋白血症。这些症状提示患者需要除控制炎症外,还需适当补充营养和治疗伴发症状。
3、其他并发症信号
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会因长期炎症刺激引发体外表现,如皮疹、眼痛、口腔溃疡,甚至关节疼痛,属于疾病的肠外表现之一。当肠外症状显现时常提示疾病可能进入了复杂阶段,这时需要联合科室会诊。某些情况下,若病情持续恶化未加以控制,还可能发展成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甚至增加肠癌风险。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需长期关注的慢性疾病,患者面对持续的腹泻和便血症状,应立刻就医进行胃肠镜检查等明确诊断,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性损伤。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如磺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饮食调整如避免高纤维食物和刺激性食物以及严重时通过手术切除病变肠段等。长期管理、心理辅导以及营养干预对病情的控制也起到关键作用。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复查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控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