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其他部位的感染,比如上呼吸道、肺部、腹腔、消化道、皮肤等感染,未经及时治疗和控制,导致这些部位的病原微生物侵犯入血液。这些病原微生物随着血液流动,当流至心脏的心脏瓣膜时,直接感染心脏瓣膜,导致心脏瓣膜赘生物的形成,从而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上呼吸道的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不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容易导致链球菌入血,通过血流感染的方式感染心内膜。所以,出现任何部位的感染时,需要及时的抗感染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肌缺血高血压吃什么降压药

心肌缺血伴随高血压的患者一般可选择使用适合的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β受体阻滞剂,从而有效控制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病情特点,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 1、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 这类药物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同时还能缓解心肌供氧不足,例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可以一方面降低血压,另一方面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适用于心肌缺血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但需注意,这类药可能引发水肿等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双重作用,并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的长期预后。例如卡托普利不仅能迅速控制血压,还能保护心脏功能。服用时需注意监测血钾水平和肾功能,以避免高钾血症和肾功能异常。 3、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此类药物通过阻断交感神经活性使心率降低,从而减轻心肌耗氧量,缓解心肌缺血,同时可有效降低血压。美托洛尔缓释片是一种常见的选择,适用于伴随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史的高血压患者。需注意避免突然停药,以防止反跳性高血压。 4、综合调整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的同时,调整生活方式也是重要措施。建议饮食低盐低脂,选择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戒烟限酒,并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药物选择需结合具体病情和个体特征,切忌自行购药。及时就医,遵从专业医生的用药建议,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维护心血管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