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高功能腺瘤是一种能够分泌过量激素的良性肿瘤,常见于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它的病因涉及遗传、生理功能失调及其他环境因素,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手术和微创技术等手段治愈。
1病因分析
高功能腺瘤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内分泌肿瘤病史的人群,其基因突变风险较高,更容易发生高功能腺瘤。例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MEN患者就是高危人群。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某些化学刺激物如农药、重金属等可能诱发腺体异常增生。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过度饮酒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生理因素:内分泌系统的激素分泌调节不平衡,如甲状腺或肾上腺强烈反应或分泌过多,容易导致局部腺瘤的形成。老年人和女性因生理波动较大,风险更高。
病理基础:高功能腺瘤有时与慢性炎症或其他内分泌性疾病如库欣综合征有关,相关病理可促进腺细胞增生和失控性分泌激素。
2治疗方法
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症状、抑制激素分泌过多,并最终消除腺瘤。
药物治疗:
针对甲状腺高功能腺瘤时,通常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
对于肾上腺腺瘤分泌过多的皮质激素可考虑米托坦,抑制激素生成。
病情轻微且分泌激素稳定时,可通过激素拮抗剂如普萘洛尔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
如果腺瘤体积较大或对药物耐药,首选手术切除。甲状腺腺瘤多采用部分或全切手术。
腹腔镜微创手术是治疗肾上腺腺瘤的常见方式,创伤小、恢复快。
垂体腺瘤则可以通过神经外科经鼻手术实现摘除。
其他疗法:
核医学治疗:针对甲状腺高功能腺瘤,可采用放射性碘治疗,靶向破坏异常增生细胞。
放疗:对于恶化风险较低但不能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
补充干预:通过均衡饮食调节内分泌失衡,避免含碘过高/过低的食物摄入。
通过合理的治疗计划,大多数高功能腺瘤可以得到控制甚至治愈,但个体需要根据腺瘤病理性质及分泌激素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高功能腺瘤虽为良性疾病,但因其对激素分泌的影响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一旦确诊,应尽早接受治疗并遵医嘱进行长期随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生活质量。建议有类似症状的人群及时到正规医院内分泌专科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