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肝功十二项包括什么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肝功十二项包括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禚洪庆
禚洪庆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肝功十二项是一组用于评估肝脏功能和健康状态的血液化验指标,包括反映肝细胞损伤、胆汁代谢、蛋白质合成等多个方面的检测。常见项目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碱性磷酸酶ALP等。通过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判断肝脏是否存在炎症、损伤或功能异常。
1、肝细胞损伤相关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它们是肝细胞酶,浓度升高通常提示肝细胞受损,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ALT特异性更高,而AST可能同时受心肌或骨骼肌病变影响。
乳酸脱氢酶LDH:虽非特异性肝脏指标,但在急性肝细胞损伤时可能升高。
2、胆汁代谢相关指标
总胆红素TBil: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高总胆红素通常提示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或排泄能力受损,例如急性肝炎或胆道梗阻。
碱性磷酸酶ALP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主要反映胆管健康。它们升高通常与胆汁淤积性疾病或胆道阻塞有关。
3、蛋白质合成功能相关指标
白蛋白ALB与球蛋白GLO: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可反映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功能。白蛋白低可能提示慢性肝病或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PT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如果异常延长,可能提示晚期肝病。
4、其他辅助指标
总蛋白TP:是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之和,可综合反映营养状况和肝功能。
胆碱酯酶CHE:其降低通常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或严重肝损伤。
肝功十二项的意义在于早期发现肝功能异常及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如果某些指标异常升高或降低,应进一步完善检查,如肝脏超声、病毒检测或免疫学检查。
进一步提醒,肝功能指标不单独作为诊断依据,异常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如果您担心肝脏健康,建议定期体检并咨询专科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急性胆囊炎吃什么食物

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通常需要禁食,以减少对胆囊的刺激,恢复期可选择易消化且低脂肪的食物,如米粥、清汤和蒸蔬菜,同时避免高脂、高胆固醇和辛辣刺激的饮食。 1、急性发作期的饮食管理 在急性发作期,胆囊处于炎症或感染的状态,进食可能会刺激胆囊收缩,加重病情,因此建议暂时禁食,改用静脉营养支持减少胆囊的负担。如果病情好转,可以逐渐少量饮用温水或米汤。 2、恢复期推荐的食物 恢复期间,患者的饮食应注重清淡和低脂,以下食物适合: 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蔬菜泥和清汤,这类食物易消化,能减轻胆囊负担。 高纤维低脂蔬菜:如蒸胡萝卜、西葫芦、菠菜等,有助于消化且不会刺激胆囊。 蛋白质来源:可以选择少量瘦肉泥、豆腐、蒸鱼等,但需去脂肪和避免煎炸。 3、禁忌食物 为了防止病情复发或恶化,应避免以下食物: 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和黄油,这些食物会刺激胆囊分泌胆汁,加重炎症。 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和奶酪,会增加胆固醇负荷,不利于胆囊功能恢复。 辛辣刺激的调料:如辣椒、芥末、生蒜,会对消化道和胆囊造成不良刺激。 4、饮食小技巧 为了更好地适应饮食变化,患者可以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每次少吃一些减轻胆囊负担。同时,烹饪时尽量选择蒸、煮、炖的方式,避免煎炸。 科学调整饮食可以改善胆囊的恢复过程,患者需根据病情变化严格遵循医嘱。如果急性胆囊炎症状加重或反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