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痔疮的发生通常与遗传、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及排便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诱因包括便秘、久坐、饮食过于辛辣刺激等。了解诱因有助于预防及缓解症状,应重点改善问题。
1、遗传因素的影响
痔疮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痔疮,其后代患病的风险会有所增加。这主要因为遗传可能会影响静脉壁的结构与弹性,导致更容易发生静脉曲张性疾病。对于这类高风险人群,建议从年轻时开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注重规律排便和饮食均衡,尽量降低发病概率。
2、环境与生活方式因素
久坐或久站会引发直肠周围压力升高,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导致痔静脉扩张,也是导致痔疮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中,办公一族、司机及需要长时间站着工作的群体风险较高。建议每隔1小时起来活动片刻,并进行适量的下蹲、腿部拉伸等有助促进血液循环的运动。
3、饮食习惯问题
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过多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导致大便干结或反复腹泻,这也会对直肠粘膜和静脉产生刺激,从而诱发痔疮。建议饮食中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比例,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同时减少重口味、油腻与辛辣食品的摄入,注意饮水充足以促进肠道蠕动。
4、排便习惯不良
排便时用力过度、如厕时间过长或有屏气排便的习惯,都会增加肛门区域的压力,长时间下来可能对直肠静脉造成损伤。另外,反复蹲厕所玩手机也可能是一个诱因。建议养成每天定点排便的习惯,排便时避免长时间用力,尽量在3-5分钟内完成。
5、妊娠与其他病因
妊娠期女性因腹腔内压力增加、激素水平变化,也容易诱发痔疮。肥胖、慢性腹泻及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都可能成为潜在诱因。针对孕期女性,可通过适量活动、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增长,减轻直肠压力。其他病理性问题则需及时就医,针对病因治疗。
痔疮的发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改善排便方式、饮食习惯及久坐问题来预防症状加重。如果痔疮症状明显或经常复发,建议尽早就医,寻求专科医生的评估与治疗。合理应对可有效减少不适和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