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脚骨折后小腿肌肉萎缩能恢复吗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脚骨折后小腿肌肉萎缩能恢复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冷启刚
冷启刚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脚骨折后小腿肌肉萎缩,大部分是可以恢复的。脚骨折经治疗后都应该严格制动进行休养,在此期间由于缺乏锻炼,肌肉的力量就会减弱。同时,局部的血液循环也会减慢,这就容易引起小腿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在后期骨折端稳定后,可以逐渐进行一些肌肉的功能性训练,并且进行理疗才促进血液循环。供血、供氧量增加后,肌肉萎缩的情况就会逐渐恢复至正常。另外,也有部分患者在骨折时会伤到神经,而引起神经性的肌肉萎缩。锻炼的同时,还应该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也有可能恢复。如果神经完全断裂,一般就不会再恢复了,所以应该和家属沟通。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针灸治疗面瘫需要多长时间

针灸治疗面瘫的时间因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轻度的面瘫可能需要2至4周,重度面瘫可能需持续2至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治疗效果与起病时间、是否及时干预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密切相关。 1、病程与治疗时间的关系 面瘫按照病程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针灸治疗通常在急性期起病1-3周内开始效果最佳,此时治疗周期可能较短,约需2至4周,每周治疗2-3次不等。如果在恢复期起病3周后至数月内开始针灸治疗,通常需1至3个月不等的疗程。而后遗症期的患者起病超过半年往往需更长时间的治疗,多为3个月以上,且需要配合其他康复训练以增强疗效。 2、患者个体差异对疗程的影响 个体的年龄、身体基础状况以及面瘫的诱因如病毒感染、外伤、冷刺激等会影响针灸的疗程。年轻患者或身体康复能力较强者通常恢复较快,疗程可能缩短。反之,年龄较大或存在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可能需更长的治疗时间。病因若是由病毒导致如带状疱疹,可能还需配合抗病毒药物,针灸疗程可能延长。 3、针灸治疗的频率与方式 针灸治疗的频率一般为每周2至3次,急性期可密集治疗,而恢复期则可适当减少频率。具体穴位选择如局部的阳白穴、地仓穴,配合远端的合谷穴、足三里,能够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电针作为一种结合现代科技的针灸方法,能够更好地刺激神经,常用于辅助疗效提升。 4、辅助恢复手段与家庭护理 除了针灸,配合面部康复锻炼如微笑训练、鼓腮等,能加速面肌功能恢复。同时避免冷环境刺激,注意面部保暖,特别是在早晚气温较低时更应防寒。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及绿叶蔬菜,对神经修复和细胞代谢也有帮助。 针灸治疗面瘫需要多长时间与患者的病情轻重、恢复意愿及治疗配合度关系密切。建议所有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尽早干预,同时配合良好的生活护理习惯,争取最大程度恢复面部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