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腰肌劳损艾灸有用吗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腰肌劳损艾灸有用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巩丽
巩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治医师
腰肌劳损通过艾灸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效果因人而异,建议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进行综合管理,例如运动康复、物理治疗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更好地缓解症状并促进恢复。
1、艾灸缓解腰肌劳损的原理
腰肌劳损常表现为腰部酸痛、疲劳感或僵硬,艾灸通过温热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排出,同时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紧张。具体而言,艾灸点燃时释放的温热作用深入到皮下,能减轻因劳损产生的炎性反应,进而缓解疼痛。常用的穴位包括阿是穴痛点、命门穴、肾俞穴和腰阳关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每周2-3次,可起到辅助改善的效果。
2、艾灸的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腰肌劳损早期及轻中度患者更适合使用艾灸。条件较轻时,通过艾灸改善循环和放松肌肉,常有显著作用。但对于疼痛剧烈或伴有明显炎症的患者,需谨慎使用,避免局部热敷加重症状。艾灸过程中需避免烫伤,若皮肤对热敏感或有开放性伤口,应先咨询专业
3、综合治疗的思路
腰肌劳损的治疗并非仅依赖于艾灸,综合性治疗往往效果更好。例如,运动康复可以加强腰部核心肌肉的力量,常练习的动作有“小燕飞”或平板支撑。物理治疗如热敷、超声波或低强度激光治疗,能够进一步缓解肌肉紧张与炎症。药物方面,可以使用外敷膏药或局部消炎镇痛剂如扶他林软膏,减轻急性疼痛。平时避免久坐或搬重物,养成科学的坐姿与用力习惯。
虽说艾灸对腰肌劳损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单一方法效果有限,建议听从结合科学的运动、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全方位地呵护腰部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卧床病人喂流食后反流是怎么回事

卧床病人喂流食后反流可能是由于胃食管反流、进食姿势不当、胃排空延迟或吞咽功能障碍造成的。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调整喂养方式,并酌情寻求医疗干预。 1、胃食管反流的可能性 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平卧,容易导致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特别是在喂流食后。这是因为平卧位使得重力作用减弱,胃部压力增加,加之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可能较弱,导致反流出现。应让病人在进食时采取半坐卧位30至45度,进食后保持该体位约30分钟,以尽量减少胃食管反流发生的可能性。 2、进食姿势与喂养速度不当 喂养时体位过于平躺或喂食速度过快也会造成流食反流。喂养时应缓慢进行,每次少量,观察病人的吞咽情况,切忌大口灌食。另外,可以使用专门为卧床患者设计的加厚流食,延缓食物流动速度,更利于消化吸收。 3、胃排空延迟 某些卧床病人如长期糖尿病或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可能存在胃排空延迟的问题,使流食停留在胃中的时间过长,造成反流风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帮助加速胃排空。建议使用低脂、易消化的食物,以减少胃的负担。 4、吞咽功能障碍 长期卧床病人中,因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导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如果喂流食后出现反流、咳嗽甚至误吸,需要警惕吞咽困难。可以请专业康复师评估吞咽功能,并训练患者吞咽能力;必要时改用鼻饲或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喂养,以减少反流和误吸风险。 针对流食喂养后的反流问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若采取上述方法后症状仍未缓解或反流伴随呛咳甚至吸入性肺炎,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诊断与治疗,避免进一步严重的并发症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