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界峰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是两种不同的肝脏疾病,前者多为良性肿瘤,后者为恶性肿瘤。肝血管瘤通常无症状,而肝细胞癌可能伴随肝功能异常、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方法上,肝血管瘤多数无需治疗,肝细胞癌则需手术、放疗或化疗。
1、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主要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通常不会恶变。其病因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或肝脏血管发育异常有关。大多数肝血管瘤患者无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少数情况下,瘤体较大时可能引起腹痛或压迫症状。对于无症状的肝血管瘤,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若瘤体较大或出现症状,可考虑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或介入栓塞治疗。
2、肝细胞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由肝细胞异常增殖形成,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其病因复杂,可能与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滥用、黄曲霉素暴露等因素有关。肝细胞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能出现肝区疼痛、黄疸、腹水、体重下降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介入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3、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在影像学表现上也有所不同。肝血管瘤在超声、CT或MRI上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肿块,增强扫描时呈现典型的“快进慢出”特征。肝细胞癌则表现为边界不清、密度不均的肿块,增强扫描时呈现“快进快出”特征。肝细胞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常升高,而肝血管瘤患者AFP水平正常。
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在病因、症状、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肝血管瘤多为良性,通常无需治疗;肝细胞癌为恶性,需积极治疗。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肝细胞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