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手术后的瘢痕疙瘩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术后的瘢痕疙瘩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手术后的瘢痕疙瘩是一种异常的瘢痕组织增生现象,多由遗传、手术创伤和伤口护理不当等因素引起,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注射、激光或手术修复等手段进行干预。
1、遗传因素的影响
瘢痕疙瘩的形成与遗传体质密切相关,部分人群对于皮肤损伤的愈合反应较为过度,导致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异常堆积,形成坚硬突出的瘢痕。这种情况常见于黑色素较多的种族,或有瘢痕体质家族史的人群。对此,若自身为瘢痕体质,在手术前应告知尽量选择美容缝合技术降低瘢痕风险,术后则需格外注意伤口护理。
2、手术创伤引发异常愈合
手术创伤会破坏皮肤组织结构,触发修复机制。在部分患者中,由于术后愈合过程中胶原蛋白过度沉积,或术区部位受到拉伸、压迫,可能促使瘢痕组织异常生成,进而发展为瘢痕疙瘩。术前避免选择皮肤紧张度较高的切口部位,术后可使用减张贴、防护垫等方法,减少疤痕发生。
3、伤口护理不当导致炎症刺激增加
手术后的伤口如果受到感染、拉扯或过早暴露,均可能激活更多炎性因子,从而加剧瘢痕疙瘩的形成风险。术后要注意按医生指导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避免抓挠或施加压力。涂抹含硅凝胶的药膏如芭克、舒痕,有助于抑制过多的胶原蛋白产生。
4、药物和干预治疗
轻至中度的瘢痕疙瘩可通过外用硅凝胶、涂抹类固醇软膏等药物干预缓解。但对于成熟且明显的瘢痕疙瘩,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包括:
1类固醇注射:如曲安奈德注射,直接肿胀疤痕局部,能够减轻硬结、缩小体积;
2激光治疗:使用点阵激光软化增生部分,改善周围皮肤颜色差异;
3手术修复:联合局部放疗,防止疤痕复发,但这种方法适用于特别严重影响美观或功能的病变。
5、预防复发建议
对于有瘢痕体质或过去发生过瘢痕疙瘩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应特别警惕,可以考虑使用压力敷料或覆膜疗法。这些方法有助于抑制疤痕隆起。切勿随意挤压、抓挠疤痕,以免症状加重。
瘢痕疙瘩虽然多数情况下不影响健康,但可能对外观和心态产生较大影响。术后如果发现瘢痕增生,务必及时就医,通过科学的判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盲目尝试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怎么去掉点痣后的疤痕

点痣后的疤痕可以通过科学的修复方法减淡或去除,包括药物修复、医疗美容及日常护理等方式,需根据个人疤痕类型和恢复情况进行选择,并坚持护理以改善效果。 1、药物修复 药物修复是去除疤痕较为常见的方法,适用于轻微疤痕。可以使用疤痕软化膏如积雪苷霜软膏或硅酮类凝胶,这些药物能够通过促进皮肤细胞修复、改善疤痕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增生性疤痕。在使用过程中,需遵循医嘱,坚持涂抹并避免中途停止。可适当搭配维生素E软胶囊,外涂时能滋润皮肤,提升弹性,辅助淡化疤痕。 2、医疗美容 对于明显疤痕或者药物效果不理想者,可以选择医学美容技术进行治疗,例如: 激光治疗:通过脉冲激光刺激胶原蛋白增生和重塑,降低疤痕凹凸感,尤其适合浅层疤痕。 微针疗法:利用微针促进皮肤组织修复和吸收药物成分,改善疤痕的外观和质感。 疤痕切除术:适用于硬化增生性疤痕,通过手术切除局部组织,再精细缝合达到美化效果。但该方法需严格评估,术后护理很重要。 3、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是帮助修复的重要环节。保护好点痣后的创口,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加重疤痕色素沉着,建议涂抹医用防晒品。饮食上建议减少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和鱼虾蟹,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胶原蛋白的食物,如柑橘、番茄、坚果等,有利于提亮肤色和促进修复。另外,避免频繁触碰疤痕部位、用力挤压或撕扯结痂,这些行为容易导致疤痕增生。 科学的修复方法和持久的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点痣后的疤痕。若疤痕较严重,应及时咨询皮肤科以选择更合适的干预方案。护理过程中需耐心,疤痕淡化是一个长期过程,规律坚持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