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脉搏达到每分钟103次属于心动过速的范围,但并不一定是异常,需要结合年龄、环境、身体状况等判断是否需要干预。如果持续脉搏过快,伴随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可能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如运动、兴奋,或病理因素如发热、甲亢等。缓解方法可采用放松技巧、调整生活习惯或药物干预。
1、脉搏过快的常见原因
脉搏过快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通常分为生理和病理原因:
生理因素:剧烈运动、紧张、兴奋、摄入咖啡因或高温环境下,都会导致脉搏一过性升高,但这种情况下脉搏通常会随休息逐渐恢复正常。
病理因素:某些疾病如感染、发热、脱水可能导致心率加快,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或贫血等。慢性疾病患者如高血压及心脏病也可能导致持久性脉搏升高。
2、如何判断是否异常
正常成人静息脉搏范围一般为60~100次/分钟,如果短时间内达到103次且无其他不适,多数为生理性原因;但如果持续脉搏过快且伴随不适症状如胸痛、头晕、呼吸急促等,可能提示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并就医。儿童脉搏通常偏快,老年人心率偏慢,需要结合年龄具体判断。
3、解决方法与缓解措施
根据病因不同,可采取以下方法:
放松技巧:深呼吸、冥想或渐进性肌肉放松法有助于调节脉搏,缓解因紧张和压力引起的快速心率。
调整生活习惯:避免高强度运动或在高温下暴露过久,戒烟戒酒,减少咖啡因摄入,多吃含镁、钾丰富的食物如菠菜、香蕉来维持心脏健康。
药物及治疗:对于病理性心律增快,医生可能开具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或治疗原发性疾病,如抗甲亢或治疗贫血。严重心律失常可能需用电生理治疗或植入心脏起搏器。
保持脉搏在合理范围内是健康的重要指标。如发现脉搏波动异常,或伴随明显身体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评估病因是否需要治疗,避免心脏健康受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