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启刚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九岁小孩牙齿松动可能由换牙期生理现象、外力碰撞、牙周炎等原因引起。换牙期松动通常是正常现象,而外伤及牙周病则需关注和及时处理,可通过避免外力伤害、保持口腔卫生、寻求牙医帮助来解决。
1、换牙期生理现象
九岁左右的孩子通常处于替牙期,乳牙自然松动是恒牙萌出的前兆。这是一种正常的生长发育现象,家长不需过于担忧。孩子自行摇晃松动牙齿可以加快乳牙脱落,但务必避免用力过猛或拔牙不当。如果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或乳牙迟迟未脱落,应及时就医,牙医可能会建议拔除滞留乳牙。
2、外力碰撞造成牙齿松动
孩子活泼好动,跌倒、碰撞或咬硬物容易导致牙齿受到冲击,可能引发牙齿松动。轻微松动通常会通过自身修复恢复稳固,但如果松动持续时间过长或伴随牙齿疼痛,需要立刻前往口腔科检查。治疗可能包括牙齿固定处理或必要时的牙周组织修复。家长需提醒孩子避免咬过硬物,以减轻对牙齿的损伤。
3、牙周炎或其他口腔疾病
如果孩子的口腔卫生习惯较差,大量牙菌斑、牙石堆积可能诱发牙周炎,影响牙齿周围组织稳固性,导致牙齿松动。这种情况下通常伴随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需及时看牙医进行清洁如洗牙或龈下刮治,并遵循医生给予的抗炎治疗建议,例如使用抗生素药膏或口腔消毒漱口液。家长需帮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定期检查口腔健康。
4、营养缺乏或全身性疾病
某些营养元素如钙、维生素D不足会导致骨质发育异常,使牙齿及牙槽骨的稳固性受到影响。全身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糖尿病也可能通过影响骨代谢间接导致牙齿松动。这种情况需明确基础病因,调整饮食结构,搭配医生指导下的补充剂,同时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家长需要根据牙齿松动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为换牙、一般不需要干预;若为疾病或外伤,需尽快前往口腔科治疗。关键是重视孩子的口腔健康,从日常清洁和饮食入手,定期就诊,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