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感染性休克的补液治疗需要迅速且有序进行,首先应快速扩容以稳定循环,与此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状态选择补液的种类和策略,例如晶体液的优先选择。需要时可联合胶体液,并在后续注意动态调整方案。
1、早期快速扩容稳定循环
感染性休克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显著减少,因此早期快速补液扩容是改善灌注、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核心措施。推荐首先使用平衡盐溶液或生理盐水进行初始快速负荷补液通常为500-1000毫升,每次负荷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如果患者伴有明显低血压,可在进行补液的同时联合升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
2、晶体液是优先选择
在补液种类上,以晶体液为一线首选,原因在于其成本低廉、作用高效、潜在副作用较少。晶体液可包括乳酸林格液、生理盐水或复方钠乳酸液等。由于乳酸林格液相比普通生理盐水更能有效减少代谢性酸中毒风险,往往是推荐的优先方案之一。
3、胶体液作为补充或辅助
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晶体液快速扩容初步改善循环后,补充胶体液如白蛋白、羟乙基淀粉溶液可以进一步提高血管内有效容量、增加胶体渗透压,有助于减轻组织水肿,提高临床效果。需注意,使用合成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时,应特别关注肾功能损害的潜在风险。
4、动态评估调整补液策略
临床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补液方案,使用中心静脉压CVP、尿量、乳酸水平等指标评估补液效果。如果患者补液后乳酸水平下降、尿量增加,同时中心静脉压恢复正常,说明补液治疗有效。若患者伴有容量过载风险或心功能不全,则需严格控制补液速度与总量。
感染性休克的补液治疗需遵循快速且有序的原则,选择适当的液体种类并动态调整。早期快速扩容、优先晶体液、辅以胶体液的策略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以优化治疗过程。如果患者病情复杂,应及时就医并依赖专业团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