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碎石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输尿管结石碎石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长生
刘长生 浙医二院 副主任医师
输尿管结石碎石后需要注意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碎石后可能出现血尿、疼痛等不适,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
1、多饮水。碎石后多饮水有助于促进结石碎片排出,减少尿液浓缩,降低结石复发的风险。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以清水为主,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2、避免剧烈运动。碎石后短期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跳跃、跑步等可能对肾脏和输尿管造成冲击的活动。适度活动如散步有助于促进结石排出,但需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运动强度。
3、定期复查。碎石后需遵医嘱定期进行B超或CT检查,确认结石是否完全排出,并监测肾功能。若复查发现残留结石或异常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4、饮食调整。碎石后应避免高盐、高蛋白、高草酸饮食,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建议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适量补充钙质,但避免过量摄入动物性蛋白。
5、药物治疗。碎石后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帮助排石或预防复发,如α受体阻滞剂可放松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枸橼酸钾可调节尿液酸碱度,减少结石形成;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输尿管结石碎石后需密切观察身体状况,若出现严重血尿、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多饮水、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定期复查,可以有效促进康复并预防结石复发。遵循科学管理生活方式,是碎石后恢复的关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输尿管结石排出的先兆有哪些

输尿管结石排出的先兆主要有尿液中出现血色、排尿时明显疼痛减轻以及尿频尿急症状缓解,部分人可能伴随结石的排出感。这些信号通常提示结石正在移动或即将排出体外,但同时也可能伴随一定的不适和风险。 1、血尿的出现 当输尿管结石接近膀胱或在排出过程中摩擦尿路粘膜时,尿液中常会出现血色,即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现象。通常表现为尿液变成粉红色或深红色,需要引起注意。若血尿量较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及时就医,避免可能的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2、排尿痛减轻 输尿管结石在靠近尿道口或进入膀胱后,患者往往会感受到排尿时的痛感明显减轻,腰腹部的牵引痛和绞痛症状也会缓和。这种变化提示结石可能正在体外排出,或者已经转移至疼痛敏感性较低的位置。 3、尿频、尿急等症状缓解 输尿管结石容易导致尿路刺激征,比如尿频、尿急或者残余尿感。在结石即将排出时,这些症状会有所减少或消失,提示泌尿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但若出现其他异常,如尿液异常混浊或持续不适,则仍需警惕尿路感染等问题。 应对与建议 对于小于6mm且无明显并发症的输尿管结石,建议多饮水、增加活动量,以促进结石自然排出。药物可考虑服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帮助松弛平滑肌,减轻阻力。热水泡脚或热敷也有助于缓解疼痛。若结石较大或导致严重疼痛,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治疗。 排石过程中如疼痛剧烈或出现尿路感染征兆,建议尽快就医,避免并发急性肾积水或感染性休克等严重问题。正确判断先兆并采取措施,可帮助患者更安全地度过排石阶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