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大肠癌

大肠癌的后续治疗是什么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大肠癌的后续治疗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于秀梅
于秀梅 聊城市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根据你描述得情况来看:建议采取中医动态的疗法服中药治疗,通过中药杀掉癌细胞,彻底消除肿瘤,重新调整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彻底消除癌细胞赖以生活的环境,从根本上使人体不再产生癌细胞,超越理想效果,多喝水,始终保持心情愉悦,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大肠癌筛查怎么做

大肠癌筛查主要包括粪便潜血检测、肠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早期发现可疑病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应根据个人年龄、家族史及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筛查方式,并保持定期检查。 1、粪便潜血检测 这种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的潜血成分,筛查是否存在肠道出血情况。每年进行一次粪便检测是大肠癌筛查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适用于45岁以上人群。在使用“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测试”FIT这类方法时,需要注意避免在采样前进食过多肉类,确保结果准确。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进一步接受肠镜检查。 2、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被认为是大肠癌筛查的“金标准”。通过插入肠镜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既能发现息肉,也能在同一操作过程完成病理活检甚至切除可疑病变。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每隔5~10年进行一次。如果肠镜检查发现高风险息肉,需要更短时间复查,例如每3年或更频繁。 3、影像学检查CT结肠成像 当肠镜检查因为患者身体条件不适或无法耐受时,可以选择无创的CT结肠成像虚拟肠镜。这种方法通过CT扫描构建肠道三维图像,也能够发现较大的病变。这种检查方式虽无创,但对较小病变的分辨率不足,无法直接治疗或取样,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4、筛查频率和适合人群 大肠癌筛查一般建议从45岁开始,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如一级亲属有大肠癌病史、存在炎症性肠道疾病者应尽早接受检查。普通人群可根据筛查结果决定复查时间,通常每5~10年进行筛查一次,而高风险和阳性结果人群应遵循更频繁的随访和筛查计划。 定期筛查是预防大肠癌的重要手段,大肠癌早期发现和治疗的生存率高达90%以上。45岁以上人群或有家族史人群应及早咨询医生并选择合适的筛查方式,通过健康生活和规范体检降低疾病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