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怎么检查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肾衰竭怎么检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戴海江
戴海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任医师
慢性肾衰竭可以通过血液、尿液检查和影像学手段等方法进行全面评估,以判断肾功能状况和病情进展。常见的检查包括评估肌酐水平的血液检查、尿液分析和肾脏影像学扫描。早期发现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延缓肾功能下降。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诊断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工具。其中,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的水平能够反映肾脏排出代谢废物的能力。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估肾功能的核心指标。GFR下降通常意味着肾功能不全。肾功能检查还包括血钾、钠、钙、磷等电解质水平监测,以了解代谢和酸碱平衡状况。血红蛋白的检测用于判断贫血情况,因为慢性肾衰竭患者常伴有贫血。
2、尿液检查
尿液分析对评估慢性肾衰竭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尿液检查通常包括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尿沉渣检查。持续性蛋白尿是肾脏损伤的重要标志。尿沉渣检查发现的红细胞、白细胞或管型等异常也能提供疾病线索。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以进一步评估肾脏漏蛋白的严重程度。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肾脏超声、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MRI主要用于观察肾脏的解剖结构和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的疾病原因如肾结石、肾积水或肾肿瘤等。有些病例还可能需要肾脏活检进行组织学分析,明确病因及病理类型。
在明确情况后,可由医生根据检查结果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建议。例如,通过药物稳定血压ACEI或ARB类药物、纠正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饮食调整低盐、低蛋白饮食等方式减轻肾脏负担。定期随访和检验也是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步骤。
科学的检查是防治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前提。如果怀疑慢性肾衰竭,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检查尤为必要。肾功能损伤越早干预、越能延缓其进展至终末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偏低怎么回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偏低可能由垂体功能减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激素替代治疗、病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 1、垂体功能减退:垂体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器官,垂体功能减退会导致激素分泌不足。这种情况可能与垂体肿瘤、手术损伤、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低血压、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以激素替代为主,如氢化可的松片每日20-30mg,分次服用。 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其水平下降。这种情况常见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患者。治疗需逐步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同时监测激素水平,必要时补充氢化可的松。 3、感染: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结核等可能导致垂体功能暂时性抑制,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偏低。这种情况通常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症状。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如使用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同时监测激素水平。 4、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可能影响垂体功能,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这种情况通常伴有皮疹、关节痛、口干等症状。治疗以免疫抑制剂为主,如泼尼松片每日5-10mg,分次服用。 5、肿瘤:垂体或下丘脑肿瘤可能压迫或破坏垂体组织,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这种情况通常伴有头痛、视力下降、多尿等症状。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如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术后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 日常饮食中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改善身体机能,但需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激素水平,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偏低的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