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主任医师
妊娠期血糖的正常值范围一般空腹不超过5.1、mmol/L,1小时餐后不超过10.0 mmol/L,2小时餐后不超过8.5、mmol/L。妊娠期血糖异常可能预示妊娠糖尿病,需要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必要时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保护母婴健康。
1妊娠期血糖的正常值范围
妊娠期的血糖检测通常参考以下标准:空腹血糖控制在5.1、mmol/L以下,餐后1小时血糖不超过10.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8.5、mmol/L。这是因为妊娠期间,胎盘分泌的激素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波动更大。如超过这些指标,需要警惕妊娠糖尿病。
2妊娠期血糖异常的原因
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
生理因素: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尤其是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激素如人胎盘催乳素等,可能导致胰岛素作用减弱。
饮食习惯:高糖、高脂饮食模式,摄入过量淀粉或甜食会进一步加重血糖不稳定。
遗传倾向:有家族糖尿病史的孕妇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显著提高。
体重或肥胖:孕前体重指数较高或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也会增加血糖异常的风险。
3妊娠期血糖异常的管理
对于血糖超标的准妈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调整:
饮食调控:采用低糖饮食,每日三餐两点,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比例,避免高血糖反应。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
适度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例如步行或孕妇瑜伽,有助于促进胰岛素敏感性。
血糖监测:每日监测空腹血糖、餐后1小时及2小时血糖,及时了解血糖变化情况。
药物治疗:血糖难以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的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胰岛素注射。常见的方案是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控制效果较好,且对于胎儿安全。
妊娠期血糖控制不好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如增加巨大儿、早产、低血糖等风险。孕妇需随时关注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产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确保母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