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宏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浅表性胃炎如果长期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可能会导致胃部功能受损,产生慢性胃痛、其他消化道疾病,甚至增加胃癌风险,应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平时需要注意饮食调理与生活习惯的改善,同时必要时使用药物帮助缓解症状。
1、胃部不适与营养吸收障碍
浅表性胃炎常表现为胃胀、反酸、恶心等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胃黏膜出现炎症反应,胃酸分泌异常所致。长期存在炎症会导致胃的蠕动功能下降,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起体重下降及维生素缺乏等问题。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的温软饮食,如小米粥、白粥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以减轻胃酸刺激。
2、引发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如果长期未能有效治疗,胃部炎症可能逐渐加重,发展为胃溃疡或萎缩性胃炎。这不仅会导致持续性的胃痛,还有可能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甚至罹患贫血。为防止病情加重,建议定期前往医院进行胃镜检查,明确炎症范围及损害程度。同时,针对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三联或四联疗法进行抗菌治疗,能有效抑制炎症发展。
3、胃部疾病恶变的风险
虽然浅表性胃炎属于较轻的一种胃病,但其持续发展会对胃黏膜健康产生更为严重的危害,甚至引发胃黏膜细胞异性增生,从而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特别是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及饮食习惯不当者例如长期饮酒、吸烟,需要提高警惕。在生活中,尽量减少摄入腌制、过热或重盐饮食,并保证每日规律进餐,有助于增强胃黏膜的修复能力。
久治不愈的浅表性胃炎不仅影响日常生活,且有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胃部疾病或增加恶性肿瘤风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良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