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主任医师
萎缩性胃炎有一定几率发展为癌变,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癌变,癌变风险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病程长短、是否合并肠化生或异型增生、饮食习惯等。及时的检查和干预能有效降低癌变风险。
1、病因及发展机制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主要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吸烟、不合理饮食习惯如高盐、腌制食品摄入过多,以及基因遗传因素。长期炎症可能导致胃黏膜腺体结构损伤并逐渐萎缩,进一步发展为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增加癌变可能。
2、如何监测高风险病变
需定期检查以监控是否存在癌变倾向:
胃镜检查:这是筛查癌前病变的最直观方法,能直接观察胃黏膜并获取活检样本。
活组织病理学诊断:诊断是否存在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等危险信号。
血清学检查:例如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可评估胃功能和感染状态。
3、降低癌变风险的有效方法
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萎缩性胃炎的重要诱因,使用抗生素三联或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病情恶化风险。
饮食调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盐食物摄入,避免饮酒和吸烟。绿叶蔬菜富含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营养补充: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有维生素B12吸收不足,必要时考虑补充适量维生素B12和铁剂。
4、是否需要手术
对于已发展为胃癌或高级别异型增生的情况,需要手术干预。常见手术包括胃部分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
萎缩性胃炎癌变具有一定可能性,但通过及时治疗、规律监测和健康生活方式能够极大降低风险。若已确诊萎缩性胃炎,应与医生保持沟通,制定个性化随访计划,对自身状况进行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