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来发现,另外还需要影像学检查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及病因。这些检查可以评估肾功能、明确病灶并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1、血液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是检测尿毒症的关键步骤,主要是测量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水平。当肾功能受损时,这些代谢废物无法有效排出体外,会积聚在血液中。正常情况下,血肌酐在男性范围为53-106μmol/L,女性为44-97μmol/L。如数值显著升高,需警惕慢性肾衰竭发展为尿毒症。血钾、钠、钙、磷等电解质指标异常也可提示尿毒症。
2、尿液检查
尿常规分析可以提供肾脏功能的重要线索,包括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等指标。尿毒症患者通常有大量蛋白尿,同时伴随尿比重降低,这说明肾小球滤过功能显著下降。尿沉渣显微镜检查还可能发现管型尿,进一步支持肾功能严重损害的判断。同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可以更精准地评估肾小球滤过损害的程度。
3、影像学检查
影像检查包括肾脏超声和CT扫描,可以评估肾脏的大小、结构及血流状况。尿毒症患者的肾脏通常表现为萎缩、管道变薄、不规则或其他异常形态。影像学还能检测肾囊肿、肾结石或尿路梗阻等造成肾功能障碍的潜在病因。
4、肾活检
对于不明病因或需要进一步了解病变程度的患者,肾活检是明确诊断的重要工具。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取下的肾组织,能够发现是否有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及其他疾病的病理改变。这项检查虽较为侵入,但具诊断价值,通常在专业医师评估后进行。
及时检查是发现尿毒症和评估肾功能的关键,一旦出现身体乏力、恶心呕吐、浮肿、尿量异常等症状,应尽早就医。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透析或肾移植,以延缓病情恶化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