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细菌性痢疾就是急性肠胃炎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细菌性痢疾就是急性肠胃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萌萌
张萌萌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细菌性痢疾主要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它会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等这些急性肠炎的这些表现。细菌性痢疾是细菌性急性肠胃炎的一种,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肠道传染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和溃疡,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排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细菌性痢疾主要是痢疾杆菌感染以后导致的急性肠道炎症,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激发急性肠胃炎,患者会有上吐下泻的症状,而且腹泻往往比较严重,每天腹泻次数10次以上,伴有粘液样便或脓血样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住院采取输液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消化道出血会诱发肝性脑病吗

消化道出血可能诱发肝性脑病,这是由于长期肝功能受损时,出血会加重体内毒素积聚,尤其是氨的水平上升,直接影响大脑功能。关键需要及时治疗消化道出血,同时对肝功能进行综合管理。 1、消化道出血为什么会诱发肝性脑病? 消化道出血可能加重肝性脑病的发生,是因为严重的肝病患者肝脏代谢功能已经受损,难以清除血液中的毒素。消化道出血后,血红蛋白和蛋白质在肠道内分解,产生大量氨和其他代谢产物。过多的氨会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并累积,导致大脑受到毒性影响,从而引发神经系统症状。对于患有门静脉高压和严重肝硬化的病人,发生危险的概率更高。 2、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 1止血治疗:针对轻度或中度的出血,可通过药物如奥曲肽或特利加压素来减少门静脉压力并止血。严重的出血可能需要内镜治疗,比如胶圈结扎术或硬化治疗,以有效控制出血源头。 2补充血容量:失血严重可能需要输血或补液,以维持体循环稳定,防止休克情况的发生。 3预防感染:患者出血后极易合并感染,应使用抗生素如喹诺酮类药物,减少细菌在肠道内繁殖,从而抑制氨等毒素的产生。 3、防止肝性脑病的综合管理 1降低体内氨水平:使用乳果糖或利福昔明有助于减少肠道内氨的吸收。还需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防止肠道负担过重。 2改善肝功能:如肝移植适合病情严重的患者,是根本性的治疗手段;同时,也可以尝试护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来减轻肝损伤。 3监测病情:定期监测血氨水平与肝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的肝性脑病。若出现意识混乱、行为改变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及时干预和规范管理对消化道出血导致的肝性脑病尤为重要。建议肝病患者定期体检,加强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同时注重饮食、药物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调整,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若病情恶化,应及时前往医院寻求专业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