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骨折通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具体疗效需视骨折类型、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手法复位适用于闭合性、移位程度较轻的骨折,并结合夹板、石膏固定等巩固治疗。若不适合此方法或骨折严重,需考虑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
1、中医手法复位的适用范围
中医传统以手法复位为骨折治疗的关键,通常适用于简单闭合性骨折,特别是移位轻微但需要正确对位的情况,如锁骨骨折、尺桡骨骨折等。通过手法操作,不仅能恢复骨骼的解剖位置,减少关节畸形,还能避免手术创伤。但复杂骨折、伴随血管神经损伤或者合并开放性骨折时,此方法可能不适用。
2、配套治疗增强效果
手法复位后需配合固定措施,比如夹板、石膏等,以维持复位后的骨骼位置,促进愈合。还可结合中医外服药膏、熏蒸、手针等辅助疗法,减轻肿胀和疼痛,提升复位效果。饮食上可多摄取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腐,以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促进骨骼愈合。
3、可能的风险与注意事项
手法复位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复位不完全或损伤周围组织。复位后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肢体功能障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复位恢复期应尽量避免患处过多负重或活动,遵循医生指导合理康复。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骨折,选择治疗方式需综合考量骨折情况及患者在治疗后需注意复位维护与康复锻炼,若有不适及时就诊,从而保障骨骼健康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