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总是感觉尿不尽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总是感觉尿不尽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亚铃
刘亚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感觉尿不尽可能由泌尿系统疾病、心理因素、生活习惯不良或身体其他功能异常导致,需要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及时就医评估症状是否由重大疾病引起非常重要,常见原因包括尿路感染、前列腺疾病、膀胱功能问题或其他相关疾病。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是导致尿不尽感的常见原因,感染会刺激膀胱黏膜,使人产生尿意频繁、尿急或尿不尽感的症状。预防尿路感染可以多饮水促进排尿,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女性在经期和如厕后。尿路感染需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等。
2前列腺疾病
男性患者出现尿不尽感时,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是重要病因。前列腺增生引起排尿困难往往与年龄增长有关,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例如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部分前列腺组织。前列腺炎患者需要抗生素治疗,并结合温水坐浴或理疗缓解症状。
3膀胱功能异常
膀胱过度活动或膀胱收缩功能减弱也会导致尿不尽感。常见病因包括膀胱收缩障碍、神经源性膀胱漏尿等问题。针对膀胱过度活动,可使用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或调整生活习惯,避免刺激性饮食如咖啡、酒精等。
4焦虑或心理因素
焦虑和紧张会对膀胱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尿频、尿不尽的主观感受。关于这类情况,可尝试通过释放压力的方式进行调节,例如进行瑜伽、冥想等缓解心理压力。如果症状长期存在,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5其他疾病因素
一些其他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脊髓损伤或泌尿系结石,也可能引发尿不尽感。这些疾病通常会伴随其他不适,如排尿疼痛、血尿、背部疼痛等,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可能需要通过药物、体外碎石或手术等方式治疗。
感觉尿不尽需引起注意,很多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生活方式改善缓解,但如果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需要尽早就医明确病因。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饮食清淡、规律生活、放松身心都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症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朋友尿床了怎么办呢?

小朋友尿床是一种常见现象,一般是由于遗传因素、睡眠深度过深、膀胱发育不成熟或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科学干预和日常护理帮助改善。 1、遗传因素 尿床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中有人小时候有过尿床的经历,孩子出现尿床的概率会高于一般水平。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保持耐心,不要过多责备孩子,而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当的干预方法,例如药物治疗或行为训练。 2、膀胱发育不成熟 儿童的膀胱储尿功能未完全发育成熟,可能导致夜间无法控制排尿。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训练膀胱控制能力来改善,例如白天适当延长如厕间隔时间,提高膀胱的容量。同时,鼓励孩子在睡前2小时减少饮水,并在睡前排空膀胱,以减少尿床次数。 3、睡眠深度问题 一些孩子晚上睡得特别深,无法被膀胱信号唤醒,导致尿床。这时可以尝试使用定时唤醒法,即家长在孩子熟睡的固定时间段叫醒他们上厕所。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夜间起床排尿的意识。 4、心理压力或情绪问题 尿床可能与孩子的心理压力或不良情绪有关,例如家庭变化、学校压力等。如果察觉孩子近期情绪波动较大,可以与他们多沟通,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并给与足够的关心与支持。同时,如果情况复杂,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5、专业治疗方法 对于使用家庭干预无效的情况,可以咨询儿科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方法,例如: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去氨加压素以减少夜间尿量,或使用抗胆碱药物改善膀胱肌肉功能。 尿床警报器:这种设备可以在孩子尿床时发出警报,帮助他们尽早醒来,逐渐建立自主起夜的习惯。 手术治疗:对于由于生理异常如泌尿系统缺陷引起的尿床,必要时需通过手术处理。 小朋友尿床是可以通过科学干预改善或治愈的。家长应保持耐心和关爱,不要责备孩子,从生活习惯入手,同时在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Baidu
map